“每个城市都有她的性格,如果你在一个城市生活过,她会成为你性格中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是一样,环境,接触的人,做的事或多或少会成为记忆的一部分,也甚至会成为性格肌肉的一部分。
回想起来,从高考以后,发现自己的每个决定,都是“想要”,且超乎自己的能力范围想要跳一跳,想去够一够~~
反观曾经的初中同学 高中同学大多数 就近在城市落户 结婚 做护士 医生 老师 银行 公务员… 现在基本上都稳定...
而自己努着劲儿…
天津念书
上海实习
北京工作………
最近醒来,就想起,曾经在家,看着窗外的山,我的家,就是群山环绕的地方……
可能就是这些山,
一方面让我有了想出去的念头,
一方面又是这些山把思维禁锢起来,或者带着浅浅的连自己都不容易发现的排外,所以很难有真正的全情融入~
外面的知识和思维流淌在我身体只是一个过场,过了就过了,哪怕是努力创造的经历哈回忆,也是遗憾伴随,留下浅浅的痕迹,也只是浅浅的~
而带着这种浅浅的沉淀和记忆,性格能力本身就没有厚度,也没有形成某一种归属,也没有形成自己有底气的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
而这些,也已然是自己的性格构成,就是自己的“积累”…
解决之道?融入和归属?
换了泳池,依然学不会游泳,换了教游的人,换了想学的心态,是否可行……
还是在尝试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