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几乎所有纪念路遥的地方都有这样一句话,这也是对路遥先生个人品质的一个总的形象概括。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我在高三正值高考之际接触到的,当时《平凡的世界》这部电视剧也在电视上热映,所以我对这本书的印象极为深刻,这本书我读过三遍,每读一遍过后,都会给人的心灵有一个极大的震撼,尤其是在读完整本书后,也会深深的为主人公或者书中其他人物的人生经历报以同情,更多的是感到惋惜和遗憾。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作者是路遥先生,他原名本是王卫国,后来是在自己的朋友的建议下,改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中的路遥二字。路遥先生本为陕北榆林人都在创作这本书时也和他个人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的弟弟王天乐原本是一名煤矿工人,路遥先生以前也一直说他是农民的儿子所以,《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也在2001年修建完成了路遥文学馆的修建,馆内陈列了路遥先生在在写作时的心情描述以及与他作品相关的书籍杂志,馆内介绍了他个人的童年,少年以及创作历程。
对《平凡的世界》的概括讲述了这么多,回到作品本身来看,书籍的封面是路遥先生手握香烟,站在陕北的黄土地上,眺望远方的这样一个场景,眼睛中似乎一直都在流露着对这片黄土地的留恋之情,也正因为如此,他对这片黄土地爱的深沉,他在创作这本书时也曾提到过,谨以此书献给我所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其实就是他的故乡,延川县城关镇,郭家沟村。他也总是会提到他的故乡,可见路遥对家长土地的热爱。
作品在开篇首先为我们描述了主人公孙少平在学校餐厅就餐的场景,学校餐厅饭菜分为甲乙丙三餐,其中,甲餐是最好的带有荤腥的,丙餐是饭菜当中最差的,而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孙少平来说,他连很普通的一般的乙餐都负担不起。路遥先生开篇以这样的场景呈现给读者,对于我当初所接触到的感受就是对于孙少平本人深深的同情,而孙少平这个人物在《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当中所给大家呈现出的也像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整个人生经历很丰富。可能在我看来,他的“悲剧”体现在他本身储存有丰富的知识,也是当老师的最佳人选,与田晓霞的精神层面又是如此的契合,但奈何他的家庭环境以及他在成长道路上所要经受的常人包括田晓霞无法体会到的他的那种苦难,他本可以在学校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培养下一代人才,但现实条件又无法允许他那样做,而他的哥哥孙少安就是他的一个参照物,上学期间的学习条件非常优秀,但还是抵不过家庭条件,只得向现实低头,最后的结局中,孙少平也是作为一名煤矿工人,所以我对他本身有大志但无法实现志向是感到非常惋惜的,最后的结局是未能获得理想的爱情,所以我想用“悲剧”人物来定义孙少平这个人物,对于现在的社会人士来说,我们已具备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以及更多的社会机会去利用自身条件去实现自我价值,而在上个世纪的孙少平不能,所以只能对他的经历感到惋惜,因为在那个时代学习在无形中成为了一种很奢侈的东西,对于爱看书的孙少平来说,这种精神已经值得很多人来向他学习。孙少平有着劳动人民的朴实,厚重,也有着读书人的书卷气,这两种品质在他的身上都可以感受到,这是多么难得的一种品质啊!
路遥先生在整本书的描写中,都是以平时最朴实的生活来写起,以他个人独特的视角来看待这平凡的世界,同时也讲述了当时文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在后期对文革前后生活状态的对比,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烦恼,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烦恼,他们也各自有着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在这偌大的世界里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而且路遥先生在创作《平凡的世界》这部书时,也涵盖了很多的个人情感,比如在作品的后期有这样一个场景,田晓霞因为要救助一个孩子,不幸自已也遇到了危险,最终失去了性命。写到这,路遥先生也不禁流泪,为她的牺牲感到悲痛,当时他还打电话给自己的弟弟,并没有说明原因,弟弟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回到家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路遥小说当中的一个人物,从这足以可以看出路遥先生对于自己这本书的倾心。
大世界,小人物。平凡的世界,平凡的路,平凡的你。在平凡的世界中展现不平凡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