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焦虑分三层,最常见的叫作社交尴尬,就是有时候稍微有点紧张,说出来的话不太得体。比如一个女孩跟另外一个女孩说:你长得真好看,你今天真漂亮。然后那个女孩说:你才漂亮呢。这就是典型的社交尴尬,就是说话已经变得不得体了。
第二种状况叫作日常社交焦虑,也就是害羞。这种害羞会使你丧失机会。有一个人想到对面那个店里吃甜甜圈,结果正准备过马路的时候,看到一个熟人走过来。他想想算了,别吃了。

社交焦虑的第一个来源是遗传。比如基因里并没有写清楚你会怯懦,但是如果你在上学时候遭到校园霸凌,然后你变得怯懦,这种怯懦的感觉会遗传给你的孩子。还有一个来源是习得,在生活当中被别人评判,然后产生了焦虑,它是我们形成社交焦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社交焦虑的本质核心就是怕暴露,怕暴露什么呢?怕暴露我们的焦虑、我们的外表、我们的性格、我们的社交技能,这四个东西是我们最担心被别人发现的东西。一旦别人发现我长得不好看,一旦别人发现我的腿很粗,一旦别人发现我根本不会跟人打招呼,一旦别人发现我这个人不会讲笑话,那完了,我就会被别人使劲地评判。担心暴露这四种状况,是我们产生社交焦虑的本质动力。

社交焦虑也能带来群体和谐。如果一个人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这个人起码是个好人,这个人起码是很在意别人眼光的人,所以他能够带来群体和谐。费孝通先生写的《乡土中国》中讲,过去的中国人是多么在乎邻里的看法。邻里说不好听的话,这个人甚至会去死。那个行为当然走到极端,但是最起码它会让我们更加看重集体的感觉。
群体的和谐还有可能带来个人安全感,就是当你用逃避的方法,当你去在意自己的形象的时候,这会给你带来安全感。然后有社交焦虑的人往往是更好的伴侣,他更容易体谅别人的感受,更容易成为更好的伴侣。

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个社交焦虑的人头脑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实际上,一个所谓有社交焦虑的人,和一个没有焦虑的人,也就是三秒钟的差别。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见到陌生人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当中的杏仁核都会起反应:哎呀紧张了,有陌生人,我需要表现了。
如果是一个没有社交焦虑的人,他的大脑皮层会立刻对杏仁核进行纠正,说:没那么严重,你就开开心心地跟人聊天就好了。大脑皮层是负责理智的,杏仁核是负责激动的,杏仁核一激动以后,大脑皮层马上安慰它说,不要紧,没关系。而有社交焦虑的人,大脑皮层也会安慰这个杏仁核,但是会慢三秒。就是这慢的三秒钟,使得这个人可能已经选择了逃避行为。

然后经常做一些自我友善的行为,就是在脑海当中告诉自己:你在不断地进步,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你已经努力了。而且你已经比上次做得更好了,我相信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第三个就是告诉自己,人性是共通的。你怎么对待别人,往往别人也会怎么对待你,所以你如果能够做到,让自己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你就能够更多地感知到他人的善意。咱们老做“吃瓜群众”,我们老觉得一个人被人“吃瓜”是一个很惨的事。但其实真了解人性,就会发现“吃瓜”吃两天就腻了。两天一过,这个事就过去了。所以把这三个东西——正念、自我友善、以及理解人性的共通,你就能够学会拥抱,你就能够学会善待自己,去反驳自己的内在评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