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体是待升级的光量子计算机

人体是待升级的光量子计算机

作者: 慈天元 | 来源:发表于2022-12-08 13:49 被阅读0次

人体是待升级光量子计算机

慈天元: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光量子场,这个要用辉光照相技术,才能证明。所以毫无疑问,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光量子计算机”,50个光子纠缠?太小儿科了。

人体光量子计算机,缺陷是出厂时偷工减料,没有说明书,只有初始操作系统,不提供升级服务……

初始操作系统,被佛门研究得比较透彻,叫“业感缘起”,简称“缘起操作系统”。

而它的动力系统,被道家研究的比较透彻,叫“道生炁化”,简称“炁动能”。

弇兹、伏羲等上古大神,创造了这个系统的“编程语言”,弇兹创造的语言叫绳语言,具有明显的物理编码的特征。伏羲创造的语言叫卦语言,具有明显的符号编码的特征。

很遗憾,今天我们已经搞不清谁是珠语言的发明人,因为珠语言的形成和演变,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河图洛书,就是珠语言的成熟形式,相传它们不是人发明的,而是来自两种动物:龙马与灵龟。

珠语言,有鲜明的“量子编码”的特征。

当然,用的不是光量子,而是宏量子。宏量子其实是微量子的集合,喆学中,简称量亼。

量亼是微量子的纠缠体。设量亼为P, 则P的因子为:P1、P2……P8,还可以有Pn,总之就是Px。

关于龙马和灵龟,我是这样看的:龙喻意变化,马擅长运动。所以龙马,指的是动态变化,而龟性好静,就算动起来,速度也不快。

所以龙马和灵龟,代表了自然物理的动静二象,这当然不是人类发明的,但是人类可以从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

贾英甫:算盘,我们最熟悉了。下珠五粒,上珠二粒,是周易卦象符号的数学珠算应用。上珠备用,六珠状,剥卦形,下珠一珠一爻,五阴爻,上珠一爻,一阳爻,下五爻三十二卦,上爻动三十二卦。十进制,演绎周易六十四卦一阴一阳之道。

慈天元:常规盘,是七珠。算盘,以动静代阴阳,有部分卦象显示不出来。这主要是由它的物理结构造成的。但是散珠盘不存在这个问题。

贾英甫:七爻卦一百二十八卦。算盘的小九九在打周易七画卦一百二十八卦。

慈天元:有道理。卦,就是量子比特。爻可以升级为量子比特,不升级的情况下,可以兼容二进制比特。所以卦和爻,就是中国式信息单位。

七珠,也可以看成是六爻卦的变化。这个叫量级跃迁,或者叫量子跃迁也行。

第七爻,一爻就代表一组完整的六爻卦。

所以有没有一爻卦?在周易上是找不到的。要跳出周易,才会有答案。

爻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这就是“易经”的高明之处了,归于简易,极高明而道中庸,得于易魂。

6,是数学上的第1个完美数,增之一分,嫌多。减之一分,嫌少。止于至善,六爻有之。

正方体有六面,多一面或少一面,中不?不中。所以上爻和下爻,就如正方体的顶面和底面。中间四爻,代表了方位的旋转角度。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周易》上有没有不重要。

但是善于切换角度看问题,难道不是易经的立场吗?不仅要看〝对立面”,还要面向四面八方作相位分析,还要面向五运六气作时态判断。

串珠盘,演示易卦,凡涉坎离,只能避而不用。坎离如水火,水火不相容,在珠算上体现的最充分。不相容,那就“双规”,于是被和谐。

易道、易德、易术,三不朽之事。

天元术,是术。历史上主要体现在筹算中,有人认为随着筹算的远逝,天元术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其实不是这回事。

因为天元术是从易道中衍生出来的算法。它可以在筹算中体现,也可以在其它算法形式中体现出来。

《周易》的儒家转向,就是以德入易。比如乾卦开示的就是天德:天之道生生不息。

当然这不是周易原话,意思差不离。

乾卦讲的是天之德,然后儒家就弄出个君子,以配天德,这也算是儒家的创意。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所以世无君子,天还是那个天,事不是那回事了。

以德入易,是从哪里学来的?是孔子从老子那里学来的。当然无论是孔子,还是他的后人,对这个师承关系,都含糊其辞。

道家一般不讲君子,讲真人。真人,是不是君子不重要,要看他是否能与天地合德。

中国文化的一个优点,是经史合参,可惜中国史被儒家改动过。于是,九宫格哪来的?很多人不知道!

九宫的发明,意义绝不在八卦之下。

修周易,起步就被儒家套住了。周易,其实基本上没有九宫的内容,九宫的价值在周易中没有充分体现。我们现在,批评日本、批评台湾,说他们篡改教科书。其实这个是有历史渊源的,儒家文化圈的通病。

这里我要再次声明,周易三圣,孔子居其一。喆易三圣,孔子不沾边。

弇兹,九宫算法的发明人,喆易第一圣。

伏羲,易之以书契,刻八卦定历律,喆易第二圣。

莱布尼茨,函数解易,别开生面,喆易第三圣。

老子,有不争之德,虽然也是圣人,不排座次。

在我的头像上,可以直接演示九宫算。九宫算,很可能是中国十进位值制的直接起源!但它又不是单纯的十进制。九宫算,也可以直接升级为“量子计算”,因为九宫算本身就体现了〝量子跃迁”的特征。

伏羲时代,相传历史上有两个:一个是1万年前,一个在8000年左右。两个时代的文化有继承性,一脉相承的是天文历算。

周易有句话倒是没说错:君子以治历明时!这多少是对传统的继承。治历明时,主要有两种算法。平气法和定气法。说到底,通天下一气耳,大同小异,求同存异,很多所谓矛盾本来就不是矛盾。非要拿特殊化当普遍标准,那就难免会有各种冲突了。

天元,别无所长,百世经纶,一“破”算盘。算卦,其实不会,谁会谁算,和我无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体是待升级的光量子计算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ha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