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武志红老师的《金钱的隐喻》,《金钱的恐惧症》让我联想到自己对金钱的态度。
小时候家境比较宽裕,想得到什么,就有什么,没有理财的概念。到大学后,父母觉得小孩子不应该,大手大脚花钱。应该要让我们对金钱有一点概念。而且到了大学,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要购买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都需要花钱。
可是父母给我和妹妹的钱,只够我们生活费。这样我们就有了对比。我往往没到月底,我的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因为从小没有缺衣少食过。特别羡慕手头宽裕的同学。体会到了,没有钱真的万万不行。妹妹比我会规划些,过得比我舒服些。偶尔去找妹妹玩,还是妹妹请客,真害羞!我这点不得不佩服妹妹有强的自控能力,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而且当时在学校自己又比较活跃。各种活动,都有一点份,这样很多项目都要有花销,只能一省再省。自己很想学专业点的瑜伽,可是报名的费用很高就放弃了。
然后只要有各种赚钱的活动,我都愿意去尝试。去帮移动公司卖卡,这个在很多学校都有。虽然能体验赚钱的感觉,可都是一些体力活,初级的销售,没有多少含金量。自己当时也没有深刻的反思一下,这种花时间赚钱到底值不值得。
没有钱后,自己不乱花时间去逛街购物了,规划自己一个月逛两次街就好,多的时间就和男同胞组对打羽毛球,把自己的兴趣放在打球上,每年都拿了一些羽毛球赛的奖励,这可能就是我的收获了!还有这方面的友谊!
因为没有钱,而激发自己去赚钱,和规避花钱多的项目。这可能就是有舍有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