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到30日,带领金乡大数据局及市直政府人员去杭州考察学习。一路上,看似轻轻松松,实则千钧重担。毕竟第一次带队,第一次服务那么多来自不同部门的不认识的政府领导。不过,凡事都有第一次,有了这次的经验积累,下次有类似的项目就可以更加有的放矢了。
一.以不变应万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次整个行程是相当于外包给研学的,总以为他们经验比较成熟,我只负责大体上把把关,让金乡大数据局领导满意就好。
我这个想法在我抵达金乡大数据局落实具体方案,准备次日前往杭州时,发现我还是有点太native了。当负责此次行程的副主任问出发前早餐,回来时候的晚餐,每个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时,我真是有点被问的不知所以然。
当然了,就像习大大说的一样,我也是那种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的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了。对于次日早餐的问题,在来之前的高铁上,我出了一个面包牛奶的方案,副主任觉得一大早最好是吃点热乎饭,等于是把面包牛奶方案pass掉了。于是赶紧从高德地图上搜索了最近的早餐店,找了个评分高的,用包子,小米粥,鸡蛋的早餐方案代替面包牛奶,这下副主任同意了。
其实这个中式的早餐方案说起来也是蛮简单的,但是要把方案落到实处,考虑到领导们的用餐体验和具体细节,还是要场景化考虑的。
什么是场景化呢?
就是把我自己实际带入到那个场景里,想象下如果是这个场景,这样的体验,自己是什么感受。于是我又往前多走了几步,告诉早餐店老板,要独立小包装袋处理,每个小袋里放3个荤馅包子,2个素馅包子,荤素搭配有营养,为了避免异味,考虑到或许有的领导有禁忌,不要韭菜馅等刺激性气味的,除了包子,还要放一盒小米粥,带吸管,一个鸡蛋,一双筷子,2张纸巾。
希望合作方能够做到你满意的样子,就必须做出定性定量的具体要求,这样才有50%的可能性达到你理想的状态。所以,任何时候,在苛责他人的同时,先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我们定的是早上4点50集合,5点出发,为了不耽误大家吃早餐,我要求早餐店老板4点40送到。太早了就凉了,太晚了在车上吃也不太方便。
愿望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骨感而残酷的。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很多事情还是要以不变应万变的。
10月28日出发,凌晨3点起床洗漱,4点集合去亿九科技做签到登记。4点半的时候问早餐店老板出发了吗,老板说出发了,结果等到4点50的时候,老板才姗姗来迟。本来是开车5分钟的路程,早餐店老板硬是走成了20分钟。幸好,我们预留的吃饭时间和出发时间比较充裕,大家急急忙忙吃完早餐,就开始赶路了。
二.行程要彻底落实
原本想着上了高铁,到达杭州,杭州地接会负责一应事务,没想到看起来满满的行程,其实比较空,整个从参观到讲解算下来不到40分钟的时间,尤其是第二天的阿里supet工厂,行程里写的是从8点半到11点半,从酒店前往阿里工厂的时间差不多是半小时,也就是说9点40上午的考察就结束了。
what?这肯定是打脸的,当然,研学同事说这个行程里面可以再加一个付费的参观,需要额外支付2000元。本来预算就很少,如果每个点都来个意外的付费,那这成本肯定是越来越高,到最后很有可能是入不敷出的。
于是,在第一天晚上的时候,我就把压力施加给了杭州地接,毕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甲方爸爸,她们是乙方。好不容易做一回甲方爸爸,这权利也得好好利用起来。
我和杭州地接说,从9点40到11点半将近2个小时的空档,一定要填充起来,这个空档的行程也一定要和互联网,大数据这个主题契合起来。因为涉及到金乡政府各个口上的负责人,政府部门做事比较严谨规范。
当然也要感谢杭州地接的积极配合,提供了两个备选方案,一个是星里橙,说是阿里给内部员工打造的购物体验中心,里面的高科技装备非常多;另外一个是未来科技城,但这个地方需要提前预约。晚上我们几个人又加班加点的给每个考察人员按照身份证号预约次日的参观。
三.统筹兼顾,用心服务
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说不仅要在大方向方面去把控,更要在具体的微观体验方面做好细节优化。比如说行程设计是否符合客户的要求?具体的路线设计是否最优化?行程里面点和点之间能否做到有效衔接,不浪费更多的时间?另外,如果有可能,最好还是直接接触第一手资源,如果能接触到第一手资源,就会减少信息沟通过程中传递不到位的情况,让双方的信息量可以更好迅速的传递。
所谓用心服务,就像海底捞你学不会一样,那种用心程度,总会给你哇哦的高峰体验。说的直白点,就是你有没有眼力见儿,领导一个眼神,你能否意会到他想表达的意思,甚至领导一个不经意间的微表情,你能否准确领会并给予正确的动作。说白了,都需要用心。你不认真,你不用心,自然体会不到其中的要义,又何谈服务好客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