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阅读习惯】
【带心旅行】《书语者》学而思 【唤醒D9】
【阅读的自由】关于阅读出高质量,不是“假装”读了,整理出一些小建议技巧如下:
1、 小年龄童通过亲子间互动探讨,少年们通过他人书评及读后感来重温/互启
2、 孩子在图书馆任意选书,家长不用看不过眼,就好比你去餐厅吃饭服务员可以任意满足你的需要,加酱油,拿筷子,搬椅子,少放辣等,我们为何不能包容自己的孩子么?丹尼尔.佩纳克《关于读者的权利》写到如下10条
。不读书的权利(看情况看时间看地点不适合读书当然可以不用啦)
。跳页读的权利
。不读完整本的权利
。反复阅读的权利
。什么都可能读的权利(嘻嘻,这点还是要过滤下,毕竟孩子时间很有限)
。沉入书中想入非非的权利
。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读的权利
。粗略阅读的权利
。大声朗读的权利
。不必为自己的品味辩护的权利
3、 总是有人倾向于向别人推荐打动自己的电影,餐馆,景色甚至是一个人,可为什么很难跟别人提起最近在读某一本好书呢?
我们为什么不在家里为孩子制作一个阅读专属空间,与孩子一起沉浸在美好阅读画面中呢?然后与孩子分享,或者为孩子寻找“赌书消得泼茶香”的伙伴儿。(嘻嘻,我就是非常想寻找这样一群伴儿)
4、 自主大量阅读后会上瘾,关于上瘾这个话题,前天放学回家路上特意也问了娃子:
问:“你喜欢读书吗”?
答:喜欢啊,我是小书虫,妈妈就是大书虫。
问:读书快乐吗?
答:很快乐,我很喜欢。
问:怎么样快乐的感觉呢?
答:就是很开心,很高兴呗,有很多知识,本领,还有搞笑的,我肚子都笑爆了。
问:我有个朋友家儿子想阅读你给他推荐什么书呢?
答:那得看祂喜欢读什么?对了,祂几岁?。。。。(此处省略一万字)
问:晃晃读了新书把手都划破了哦。
答:那本书像螳螂的大刀吗?
问:对呀,所以还是不要读书了,好危险啊?
答:那有啥啊,她能承受啊,就是划了下口子啊,可以用胶带缠一下就行了啊,没什么啊。
问:可是不读就不会被受伤啊?
答:才不是呢,划一下不读了,以后就没知识了啊,那以后别读划祂手的那本书就行了。
…….
不是晒娃是娃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能力的成长,感受到了上瘾的快乐。阅读一定要终生伴随哦。不过没有一定量上瘾谈不上哦。
5、 关于文类,《书语者》有一页“文类特征笔记”页面可以参考。(通过大量阅读来体会文类有什么不同吧,而非先灌输和背诵关于文类的定义在强加记忆和训练)小学三年级之前不用太过拘泥于此。
6、 当然还是要给孩子们挑选好书的,阅读到达一定量后孩子们会由内而外的散发自信并习惯读书,引导是重要的。好书自己会说话,还会变成筛子,常读好书的人渐渐会无法接受低俗读物,就像有品位的人走过庸俗服装店时目不斜视。
7、 能自主阅读桥梁书的孩子们推荐罗尔德。达尔的“较为不被争议”的书籍《好心眼的巨人》《女巫》《玛蒂尔达》,及杰夫.金尼的《小屁孩日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