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元通古镇,两个“大院”建在正街上,西街上的民居为啥贴上了封条

元通古镇,两个“大院”建在正街上,西街上的民居为啥贴上了封条

作者: 蚕子桑叶 | 来源:发表于2021-09-07 16:47 被阅读0次

蚕子在桑叶上行走,小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成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特别适合游人前来打卡、游玩。

成都周边的景区景点不少,个个深藏闺中,鲜明独特,见了,让你不能忘怀。

古镇,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

元通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崇州市元通镇,距离成都市区仅38公里路程,自驾前往极为方便。

走进元通古镇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8月14日,和老伴相商去崇州买土瓜(地瓜,一种时令水果)。去年朋友送了些来吃,个大、汁多又甜,没吃过这样好吃的土瓜,心里就一直没放下,期待来年这个时节的到来。

结果时间早了点,好吃的土瓜得等到9、10月份,时下的土瓜虽然个大、汁多,但甜味差了很多,口感自然就降了不少。

正准备“打道回府”,一抬头,路边指示牌上标注的元通古镇就在不远处。

就这样,我们毫无准备地走进了这个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镇。

到达元通古镇已经是下午的14:20。

停车场的大姐很是搞笑,我问:停车费多少,大姐回应:10元,我调侃又问:没少?大姐爽快回答:那就5元!

瞬间,我看着她,她看着我,都笑了。

大门外,疫情期间的检查一样严格,健康码、场所码都得扫一扫。

牌坊很有气势,上书有“仁里义乡”的烫金字样。左右小门已经封闭,游人进出全都经中间的大门。

门口的游人不多,稀稀拉拉几位,感觉又来到了一个清闲的古镇,我很喜欢。

进入大门,瓦式建筑的房屋出现在眼前。

知道眼前的建筑已经湮灭了原来的模样,但复古的意境还是在一房一楼中有所体现。

步行街道宽阔,路面整洁,商铺规规整整地排列在两边,沿街道延伸出去。

元通古镇始建于东汉,是川西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场镇。地处文井江、味江、泊江三江交汇处。主要街道由增福街、增福横街、麒麟街、惜字宫街、双凤街、东盛街、新街、半边街和汇江桥等组成。总长不到3公里。

所以,元通古镇可以用“精致”来形容。

拐进左边小巷的增福街,琳琅满目的竹编工艺品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商家张罗着生意,游人挑选着竹器,生意就在你来我往中一笔笔做成,转瞬,商家乐呵呵地收着现金,游人心满意足而去。

老伴左挑右选,最后买了一个筲箕25元,很是满意。

小巷不长,可能有80米左右,但是古镇最热闹的街道之一。

尽头就到江边,增福横街紧临江边。顺江而上就是临江的茶楼和饭庄。

我们没有顺江而行,折返回到麒麟正街上。

因为我们要去找两个“大院”。

前行不远罗家大院就出现在我们左手边:麒麟街117号“罗家大院”。

这是一栋豪宅。它是目前川西民居中保存最完善的建筑之一,也是一座清末民初典型的商业性建筑。

大院内有两重院落,都是一楼一底的格局,相当大气。

两重院落都有一个天井,像北京的四合院,只是这罗家大院多了一层楼而已。

“黄家大院”在元通码头的左侧,与罗家大院只有一墙之隔。

黄家大院又称“将军府”,建于1941年,是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独立炮旅中将旅长黄润馀的公馆。院内现在民国时期的完整建筑两座,一座为正厅,砖木结构;一座为诵经楼,是中式屋面的砖结构西式小楼。

大院在恬静中显气势,悠闲中藏威猛,可以感受到20世纪前期川西地主经济在乡镇中的势力和地位。

疫情期间,大院内严控游人数量,老伴未戴口罩被挡在了大门外。

天主教堂是元通古镇里的地标性建筑。

天主教在清代乾隆年间传入崇州,光绪二十九年,法国传教士谷神父建教堂于麒麟街,民国五年,崇州人响应成都,掀起反洋斗争,拆毁州城内及其它一些教堂,唯独麒麟街教堂幸免于难并保存至今,至今让人无法理解。

这里不能进入,但大门是开着的,可以窥见里面的一切,与电影里看到的景象一样,只是少了虔诚的人。

门口是茶馆,木桌、竹椅,有茶客在聊天、打盹、抽着叶子烟,神情很是悠闲,活脱脱一幅川西民间生活画卷。

继续往前走,字库塔、惜字宫、文昌阁在我们的视线中近了,又远了,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永利桥边。

这里也是来古镇必打卡的景点。

永利桥位于古镇的上场口,桥身横跨泊江,为崇州境内仅存的石拱桥。

为了保护好这一古老建筑,桥两侧已经用水泥柱挡了起来,只能行人通过。

如今的永利桥是1938年被洪水冲垮后重建的。桥身3孔,跨长35米,桥身左右竖石栏板,栏板中有36根方柱,柱顶有花果、走兽圆雕,造型各异。

永利桥已列入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过了永利桥,元通塔就在眼前。

云层厚厚地压在元通塔上,显得苍凉而孤寂,心中隐隐升起一些难受,没有由头,莫名的就有了。

我们从古镇西边的新街往回走,却发现一个让人费解的现象。

这是一个“之”字拐的巷子,民居不少,但没有什么生气,冷冷清清,基本上都是关门闭户。

再仔细查看,这些民居的大门上已经贴上了封条。

这是要拆迁?还是这里成了危房要迁建?没看到明确告示,也没敢去询问还坚守在这里的居民(还有零零星星几户人家开着门)。

虽然没有人住,但街道仍旧干净、整洁,只是冷清得让人叹惜。

元通古镇里的特色小吃不少,豆花、油花、蹄花和脑花被称为“元通四花”,值得品尝。

汇江桥旁边的这家名叫“与粽不同”的花椒鸭生意爆好,门前站满了购买的食客。

本来也想买点带回家里品尝,还没走到近前就说已经没有了。

有点遗憾,只有等下次再来。

汇江桥是川西有名的一座铁索桥。它由崇州的笮桥演变而来,始建于光绪年间,原址在增福街口,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于现在的双凤街口。

它横跨文井江,是外滩游人到古镇的必经之桥。

我们没有过桥,已经游走了2个多小时,感觉有些脚痛,老伴叫往回走了。

没再走麒麟街,而是顺着文井江的河堤而行。江边的景色又是另一番景象,微风拂面,秋意浓浓。

很不错的一个古镇,这次的相遇虽然只是和它相识,但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它。

肯定我还会有二次、三次来元通古镇,因为爱上它就必须得深深地了解它!

相关文章

  • 元通古镇,两个“大院”建在正街上,西街上的民居为啥贴上了封条

    蚕子在桑叶上行走,小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成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特别适合游人前来打卡、...

  • 乡愁系列之——那一口装满乡情的老井

    在离县城东北24公里处,有一乡镇因寺庙而得名,那就是元通乡。在元通乡街上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元通...

  • 正街上的树

    早上七点二十终于顺利把侄子送上校车,爸妈一早起来就去忙地里的活,我带着小左回家里拿上钥匙锁门就去村东头的超市买菜买...

  • 中国最美水乡――乌镇

    乌镇,是我的故乡。 我出生在小镇西栅街上一座普通的民居中,我在这条石板街上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直到19岁考上...

  • 街上

    这条街上人很多吧 切切杂杂相拥 她挽着他的臂膀 他踩着他的影子 她停顿了他避开了 他在微笑他在疾行 这条街上人很少...

  • 街上

    萧红说,她走在街上,是荒凉的街上我在街上走灯光明亮,车人相向闹声不息,月亮高悬时间捂住我的口我说不出一句话来空间拉...

  • 街上

    发出怪异光芒的街道

  • 街上

    街上 暮春的雨淅淅沥沥的落在老街的青石板上,迎着石块间的缝隙,攥成一股股银白的细线,流入角落的水沟。 许久没来到东...

  • 街上

    文/孤单白犀牛 今夜夜晚好美,点点星光 回望路的两旁, 少了几丝惆怅,多了几缕思量, 抬头遥望, 黑夜茫茫,人生未...

  • 街上

    街道的繁华人们无法想象 只有去过海上才会明白风浪 我能懂他们的欢笑 像我懂得风浪一样 我把他们又送离远方 隔着一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元通古镇,两个“大院”建在正街上,西街上的民居为啥贴上了封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rp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