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浅谈《延禧攻略》现象背后的商业逻辑

浅谈《延禧攻略》现象背后的商业逻辑

作者: 拜占庭落樱 | 来源:发表于2020-05-11 13:40 被阅读0次

    (注:这是本人2018年发表在博客上的一篇文章,当时反响不错,现在收录进集子里w)

    2018年的这个夏天,整个微博、朋友圈都被一部叫《延禧攻略》的宫斗剧攻陷,或许大家有同感,自己包括身边的小伙伴们几乎对此剧疯魔般入迷,简直掀起了全民追剧的狂潮

    我是一个商学新人,刚学完了一套基础理论,我的老师最爱强调的一句话就是:“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学以致用,今天,就以我浅薄的商业知识,从五个方面来观察一下《延禧攻略》现象背后的商业逻辑。这在商业前辈们面前实属班门弄斧,还望海涵,权当这是一个商学学生的粗浅论文。

    一、四两拨千斤——品牌效应和锚点效应的化学反应

    在如今的社会中,相比营销、渠道等,产品有一个好的品牌,会事半功倍,这部剧的品牌就是于字招牌。当然,这个品牌究竟好不好,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但至少,它的知名度够高,于正制作了不少热剧,也展露出了不小的才华,有着“金牌制作”的称号,不管观众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理如何看完那些剧的,最起码那些剧的关注度还是挺高的,吸引了不少眼球,制造了不少话题。所以毫无疑问,品牌是有的,而且还不小。

    至于锚点,可以分为内部锚点和外部锚点两部分。

    内部锚点就是于字招牌自己,虽然这个品牌创造出了不少热播剧,而且有些剧口碑确实比较好,但观众对于这个招牌的认知大概还是停留在“雷剧”上面。有了“雷剧”这个锚点,观众先入为主地认为《延禧攻略》或许可以被划为“雷剧”,所以开始的时候期待并不高,要真说期待,或许就是怀着品鉴“雷剧”,想要吐槽看笑话的猎奇心理。

    外部锚点就是另一部全明星大IP的宫斗剧,年代和人物跟《延禧攻略》高度重合,造势一年多却迟迟不上线,让观众无比期待;相比之下《延禧攻略》的宣传就低调得太多了。在这之前,很多观众只知道那部剧的存在,根本不知道《延禧攻略》。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延禧攻略》低调地上线了,却由于精良的制作,颠覆人们认知的表现,一路逆袭,最终口碑炸裂迅速在网络蹿红。

    二、出其不意的剧情——博弈过程中反复打破观众观剧逻辑,击穿观众心理防线

    观众观剧的过程,就像是主创与观众博弈的过程,主创提供的内容不满意,观众分分钟弃剧。

    怎么样才能让一部剧在70集这么长的过程中,不但不掉粉,反而还涨粉。除了演员实力出演和画面制作精良外,剧情得够精彩。

    《延禧攻略》的剧情确实够曲折够精彩,我身边的小伙伴都说好看,很多完全就是废寝忘食地在追剧,刷剧到凌晨的、吃饭的时候都在用手机看的,比比皆是,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该剧的剧情和人物关系。

    第一集刚到步步生莲那个剧情,我就觉得这剧还有那么点意思。后来有好几次,我都觉得下面剧情不知道该怎么发展才好了,结果编剧又给巧妙地圆过去了。

    人物关系复杂,剧情不停反转,编剧就这样在一次次为观众建立逻辑,又一次次打破并重塑逻辑的过程中,彻底将观众征服。

    三、白莲花与黑莲花的胜利——适应性偏见+独特销售主张=爆款

    目前公认的观点,《金枝欲孽》是宫斗剧的开山鼻祖。2004年TVB在众多的电视剧路子中,创造性地开创了“宫斗剧”这个品类,此后的十多年里,大量的影视工作者前仆后继,不停地往这个品类中填充产品,从清宫到明宫、唐宫、汉宫、秦宫……可谓花样百出,层出不穷。

    这么多年来,观众已经形成了固定思维,宫斗剧虽然看似复杂,但路子其实比较简单粗暴,无外乎就是各种心机婊绞尽脑汁相互撕,她们或许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是立场不同而已,暴露了不同的人性特点,但终极目标就是“撕”,非得两败俱伤你死我活不可。这是简单点的,复杂点的再加上点外戚和朝堂的争斗戏码,归根结底也还是一个字——“撕”……

    不同的剧,无非就是朝代不同人物不同,撕的方式不同而已,除此之外,似乎谁并没有比谁更高明。

    “宫斗剧”这个品类似乎已经要到发展的天花板了。

    万万没想到,于正高明地使用了独特的销售主张,打出了白莲花+黑莲花的组合牌,力挽狂澜,重塑了观众对于宫斗剧的认知。

    “白莲花”这个词,其实有褒义和贬义两个理解方向,但似乎它出现在网络以来,基本都是贬义。不要说宫斗剧了,连一般的影视、小说作品里,“白莲花”基本都是贬义的。而《延禧攻略》里的富察皇后,却硬是为“白莲花”这个词正了回名,她就是如此洁白无瑕一尘不染与世无争,几乎承受得起一切关于真善美的赞美,一点也不虚假做作。无论是剧中人,还是观众,都对她倾心不已,不觉燃起一种怜爱之情与保护欲。

    而女主魏璎珞的仙人掌属性,配上善良的本性,被观众戏称为“黑莲花”,这朵黑莲花在编剧的关照下,可谓一路开挂所向披靡,但奇怪的是,观众竟然还接受这种开挂,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概是,魏璎珞开挂是为了极尽所能保护富察皇后,这迎合了观众的口味,黑莲花代替观众们呵护着白莲花,做着他们也想做的事。

    有了观众对于宫斗剧的诸多成见做铺垫,加上独特的销售主张所带来的耳目一新的感觉,产品自然而然就成了爆款。

    四、职业化——论影视工作者的商业教养

    个人感觉此次《延禧攻略》表现出了高度的职业化,也是影视工作中的职业素养。演员、场景、服饰、装饰……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表现出了近乎病态的严谨和考究。

    演员虽然不是那种大红大紫的一线大牌,甚至还有新生代的,但演技没毛病,很切合人物,让看惯了那些流量大牌出演的“大片”的观众,感觉到了一股清流,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惊喜。

    我身边的小伙伴也好,网友们的反馈也好,很多都说《延禧攻略》制作精良,场景、服饰、装饰都甚是考究,色调也比于正以前那些剧高级太多,有了一股子正剧范儿。看到二十多集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片尾曲换了,后来又换了一次,一部剧总共换了三首片尾曲,对应着剧情与人物心境的变化,着实用心。

    在剧目更新期间,官微、于正及各位主要演员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与网友的互动都是友好甚至欢脱的。有些角色因为太坏被观众恨得咬牙切齿,巴不得生吞活剥,一些演员通过自身的幽默感,机智地自黑、自嘲,化解了观众对于本人的迁怒,甚至还圈了不少粉。而且更剧期间,于正也会对相关历史、人物、文化背景进行科普,可谓用心良苦。

    《延禧攻略》的演职人员用他们的商业教养,呈现出了大大的诚意,从而彻底激发了观众的善意。

    五、互联网助攻——口碑与引爆点造就红利神话

    真正好的产品,不是靠自己宣传,而是要用户忍不住心甘情愿自发地为你宣传,《延禧攻略》的一路逆袭就是典范。刚开始的时候,我知道有这么部剧,但看到是于字招牌就不怎么期待了(勿拍),可没想到上线几天后,自己的微博小伙伴都在转发,而且看他们讨论的内容似乎很有意思的样子,所以忍不住去翻来看,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后来身边只要还没看的人问到《延禧攻略》怎么样,我就忍不住开始不遗余力地安利,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差不多的经历。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红利,但能不能抓住红利,靠的还是核心竞争力。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环境威力为引爆点,一个有着好口碑的产品,比从前有了更为迅速的传播速度和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这是之前的商业发展环境所不能及的,《延禧攻略》就这样靠着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出的良好口碑,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了巨大的票房红利。

    2018.9.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延禧攻略》现象背后的商业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ru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