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人每天睁开眼睛就得做事,做自己的事,还给别人做事。我要说,人活着就是受罪,受小罪,受大罪,可人们皆乐意这样受着各种各样的罪。当然,这要看你怎么理解了。
从古到今,谁见过哪一个人是仅仅活着而什么事都不干的呢?即使小孩子刚刚脱离了娘胎,他们也要拼命地去吮吸乳汁的。如果这个小孩子不喝水不吃奶,那他(她)的生命将怎样去维持?这是小孩子必须自己做的事情。吃饱了,喝足了,他(她)才会美美地安睡,大人们也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总而言之,连蚂蚁也要做事的:搬家呀!
这大半辈子,我到底做了多少事?到底有多少事情是做得有意义的?我没有思考过,更不会去统计的。按照先生的话说,我这大半辈子所做的事,多半是没有意义的。他说的话,我懂,可我并没觉得就是正确的评价。
事实上,人所做之事,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判——比如从工作性质来说,公务员协调了一个矛盾,驾驶员迎来了一个贵客,而老师们可能就上了一堂精彩的课,外科医生则做了一个漂亮的手术,甚至还挽救了一位患者的生命……零星的,琐碎的,善恶的、雅俗的等等事情,我认为都是有意义的。而我们不能将那些看得见的事就当作事,而那些看不见的事就不当作事,就如我以前上班所做的事,在别人眼里就是一杯茶,一张报纸,耍耍嘴皮而已。这对类似于我这种工作性质的人来说有点不公平吧。
其实,在这个世上,一切事情不外乎两件,那就是一件是自己愿意去做的,另一件就是自己不愿意去做的。
细细想来,我从当初的一名老师做起,做得也可谓是风起云涌。说不上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一个农村女孩子,能读个师范,转个户口,那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呀。那时候,根本没有什么职业的选择,更谈不上什么愿意不愿意的了。在我的记忆里,一个人一生仅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恐怕这种人也并不多见。甚至,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存在着。
我的一个朋友,她就告诉过我说,她这一生都在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开着大吊车。她说她的职业绝不是自己喜欢的,而是她妈妈选择的。从高中毕业那年暑假开始,因为没能考上大学,自己又不愿意复读,在家游荡了两个月之后,她只好听从了母亲的安排,去母亲的单位开起了吊车。后来,她也改过行,却总是不如人意。新单位的工资待遇一直不理想,再加之业务不甚熟悉。于是,她只好勉强地重操起了旧业。不说我的朋友,即使在远古时代里,咱国内国外,这样一些终生无奈的人恐怕比比皆是。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其实只不过都在整日做着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早晨起来做饭吃饭,送孩子上学,然后上班,晚上回家来还要洗衣服搞卫生。日复一日,渐渐地,我们对自己愿意做或者说不愿意做的没完没了的事情已经麻木了,而对特别想做的事情也漠然了,例如年轻时的理想。就拿我来说吧,从政多年,不看书不动笔,甚至连想都不去想,以至于等到现在空闲下来,再提写文时,莫名地感到力不从心。有时候静下心来细想,我的内心深处想做的,也可以说是非常向往去做的事情,恐怕还是读书和写作吧。这一欲望就像在我头脑里根深蒂固了似的,只是这么多年来,我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劳碌奔波,因为我首先得去赚点工资养活自己以及全家呀,然后才能谈及我的爱好。也就是因为这些,长此以往,我和大家一样变成了一些生命流程里仅仅被必须做的、杂七杂八的事情注入得满满的人。
其实,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赖于上一代如此这般的重复做事、牺牲自我而一步步前进的,它可是从来没有考虑过你愿意做还是不愿意做的感受。
最明显的,我们的下一代也是赖于上一代如此这般的努力奋斗而大受其益的。
一位大山里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能上个好点的大学,宁肯自己坚持着去干多个体力难支的繁重劳动,即使这样还瞒着儿子说,要钱尽管开口,老爸在城里很能赚钱的。而那个上了大学的儿子呢,却拿着父亲的血汗钱,去跟同学比名牌,比女友,甚至比网络上的游戏积分…… 有一天,当积劳成疾的父亲倒下的那一刻,那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子才猛然醒悟:那闪烁着金光的毕业文凭,原来皆浸湿着父亲一生的心血。文凭虽拿到了手,可他已没有了父亲。你能说那位父亲所做的事是他愿意的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句话,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应该改成叫“可敬天下父母心”。而子女们如若不能理解这些,那实在是可悲可叹的。
因此,我对家境贫寒的孩子们说,倘有了能力,先不必只一件件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要想一想,自己怎么才有了这样的能力选择做事? 是天赋吗?有空要问问自己的父母:爸妈,你们一生最愿意做的事情是什么?为了爸妈心里的那一份长久的期望,开始满足他们!
尽管,我们的大多数人依然还都在做着自己整日必须做的事情,但这些事情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我们的人生关系已变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宽松了,并且使我们开始有了相对自主的时间和精力顾及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而不会成为泡影。
你相信吗?我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