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碎碎念
认知差作者周桂伊,江湖人称“伊姐”,是百万粉丝公众号“伊姐看电影”的创始人,是名副其实的跨界先锋。
坦白讲,我是因为书名选的这本书,连内容详情都没看。在同一批购买的书中,我最先拿起这本书,就是想对认知差一探究竟。我特别迫切地想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想要从更多维度地去了解自己、评估自己。
阅读《认知差》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总有一种穿透心间的一种治愈感。我很喜欢,这书更多的是带给我一种作者跟自己在对话的那种真实而又美好的感受,作者那么温柔又那么有力量的文字,给的不是打鸡血的鸡汤,也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更像是谦卑地分享一种认知的角度。
罗振宇对本书的评价是:这本书有可能是很多读者通往新世界的口令。
武志红说:所见之处,满目皆是认知难民,而阅读和思考,将牵引我们逃离难民区。《认知差》就是可以带给我们洞见的书籍,值得我们去阅读,引发对认知的深入思考。
什么是认知差?
身为女性,我们可以试问自己:
是一个依靠情绪和侥幸,消耗着年轻红利,获得他人宠爱的女子?
还是一个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游刃有余地去享受和经历,在所有的情境下,都能保有余裕,更信任逻辑和规律,对人性有深刻认识,对自己充分负责,不断颠覆自己的固化思维,替换自己弱心态的女子呢?
你是在千方百计地让他人认同“我是宝宝我有理”、“我是女生你就不可以让我一下”、“弱弱的女生才有人疼”这些毒鸡汤?还是想法设法地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让自己一点一点地蝶变?这就是认知差。
认知,会赋予我们一整套全新的思维方式,一套完整的价值观,一个自循环的情绪体系。而鸡汤,更多的是告诉我们一个具体的方法、一个简单的技巧、一个最后的结论,甚至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地给出看似很正确的道理。读完鸡汤文,感觉鸡血满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激情褪去,发现压根无法让自己变得更好。而认知类的文章和书籍,更多的是引发一个人的思考,让自己在思考中去觉察生活、改变自己。这就是认知差。
什么是人生赢家?
很多时候,我们太容易把人生赢家挂在嘴边,某某年薪多少,房子多大,车子多好,真是人生赢家;某某嫁了多好的男人,儿女双全,出入高级时装,真是人生赢家;某某公司市值多少,公司几家,空中移动办公,今天在马代日光浴、明天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滑雪,真是人生赢家;等等。。。不管是平凡人家还是富裕高知,总会有这样那样对人生赢家的评价指标。作者认为:人生只是一场只有自己知道真相的电影,而那些没有温度的指标,从来不该是限制我们的框架。所以,人生赢家只有一个标准: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你认可你得到的,求仁得仁。为此,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抛开不存在的竞争,忘掉从不存在的赛道。如果真的要赢,那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局限。
好的医生,是不断去掉被害者和弱者思维,处理好“我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关系的医生。所以,本质上,所有的人生赢家终身只在做一件事——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
沿着旧的地图,怎么到达新的目的地?
提升认知,不断让自己更新迭代,让“日日更新”的自我版图,带领我们到达新的亩的地。提升认知,有道有术,道需要自己循迹,而术,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学一些心理学。这是帮助自己认清自我的最好的方式,对自我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可以360度无死角地剖析。
勇敢经历。不管什么样的成长,我们都需要经历去帮助我们完成感知,有了真切地感知,是可以内化认知的。
热爱阅读。阅读是了解这个世界规律最好也是最低成本的方式。
善于反思。认真对待过去的困惑,不断反思,从而找到相关经验,并加以反复练习,如此,在下一次不经意的遇见,才能从中跳脱出来或者避开陷入旧的思维陷阱。
终究,我们需要一直做的事情是,不断追问自己,不断推翻自己,不断迭代自己,不断重建自己,不断打磨自己,让认知保持迭代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与自己的关系
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不是那么容易快乐和满足。也许我们因为口袋的拮据吃不起一顿好的牛排;也许我们因为我们太着急茫然而无法认清人生的路径;也许我们过早地把我们交付出去却满目苍夷。当我们从天真单纯的学生,经过繁冗复杂的职场打磨。终于可以谈经济独立、可以重新挑选意向工作、可以谈享受人生的时候,我们才感到一丝从容和淡定。然而,这中间需要太多太多的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去了解自己,去接纳自己,去宽容自己,去善待自己。在每个人生岔路口,不退缩、不害怕,审时度势,一次次地修炼和提升,成就了我们的价值,这是成长,也是一种增量思维方式带来的结果。
人生在世,除了追寻快乐之外,怎样面对痛苦,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痛苦之于女人,总感觉特别容易发生。然而,痛苦本身来说对谁都很公平,不同的事,每个人看待痛苦的方式。如何面对痛苦,是做女人的独立精神最重要的体现。生命中出现的痛苦和幸运、快乐一样,没有必然的原因,也没有可以循迹的规律。但面对痛苦的处理方式,却是我们值得我们去探究一番的。痛苦也是我们生命体验的一部分,直面痛苦,学会认输,学会顺应天命,学会臣服,停下来,追问自己,这个痛苦的经历是要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讯息,是为了让自己攻克什么样的功课呢?
001 为什么自己那么想讨好外界?
为了一张发圈的照片努力找角度、修图;一边努力照顾好孩子、却又特别在意老公会不会嫌自己做得不够好;为了让人觉得自己很厉害,自以为是地安排婆家去旅行,结果却磕磕绊绊没讨到好;不喜欢的人,却要努力保持友好的关系.....太多太多地讨好,让我们经常陷入忙乱而无序的生活中。
然而取悦并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价值,取悦换来的更多是像做spa一样的暂时舒缓的关系。而我们心底,却对自己的取悦无比鄙视。我们下意识地用付出来取悦,换取他人的感激;我们用道德成本,换取自己的家庭地位;我们用牺牲自我来换取自己的配得感。然而,用取悦换来的,太脆弱。
那不讨好外界、不取悦他人是一种什么感觉呢?那种感觉就是:世界是自己的,与外界无关的专注力。只有当我们不取悦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忠实自己的感受,明确自己的需求;才开始读懂了自己。心只有一颗,别太累;人只活一次,要学着为自己而活。
002 在婚姻里,别作恶。
我们常常说人生苦短,是快乐还是痛苦,每天的日子都照样过。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会觉得快乐的感受那么少?尤其是结了婚、生了娃,曾经恋爱甜如蜜的夫妻关系就遇到了拐点,大多数都是急转直下。轻者吵吵闹闹,重者恶语相向、冷漠应对,甚至不泛离婚的。为什么过去的的火星和金星能在来到地球后擦出甜蜜火花,如今却是火星撞地球、火苗乱窜?
细细想来我们只是一不留神就陷进了“争对错”的线性思维里,而情感的世界恰恰是最不讲道理的。作者说:其实对万事万物都保有某种宽容和松弛,才是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最好的治愈;在婚姻里,能够随心所欲地描述内心感受,并能得到呼应,已经是最纯粹又最丰富的回馈。我很认同这样的观点,生活没有完美,但求相处得自在随心。
婚姻真正的意义,不是两个强者相加,变得更强;而是让强者在婚姻里,可以安放自己人性里的脆弱。在家里,没哟霸道总裁或者基层员工,在家里,我们只是老公老婆,孩子的爸爸妈妈。
在婚姻中,不追求婚姻的精准回报,就是让婚姻得以持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学会对自我欲望的控制,珍惜平凡的,接纳不确定的,反思我们的思维模式,就是对婚姻莫大的加持。
男人需要被理解,女人需要被关爱。
作者提出:在婚姻中,经常问问自己:你在伴侣面前的反应,是让他时常感到甜蜜,还是眉头紧锁?你能否让爱的感觉不时流动,为对方动情?你能否让对方暗暗把你放在心头最重要的位置?不要对TA求全责备,两个人的感情如何不取决于对方是否完美,而取决于我们下来多大的决心,要跟对方好好沟通,不管什么问题也要一起面对并解决。
婚姻幸福的三个标准:一是两个人是否都认识到了从我到我们;二是能否把对方的需求放在首位;三是在一起能否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成为爱自己爱对方的人。
相爱是一种很难得的技能,恋爱时被过多荷尔蒙蒙蔽的相爱不列入其中,当我们说的相爱,一定是爱自己爱对方两种能力的组合。可是很多人的婚姻,过着过着,就忘了自己。
旅行,是打破常规的生活方式,而婚姻生活就像我们其他日子一样,久了,就会陷入某种乏味和琐碎。而旅行,会让人经历超越自我的体验,让欲望得到缓慢地失望。两个人的旅行,就是对婚姻进行一次调剂,重新修复、搭建关系。
与孩子的关系
一日为父母,终生拜师傅——伍罡
在有孩子之前,没有谁教会我们做父母,我们是在有了孩子之后学会做父母的。但往往很多为人父母的自以为是,不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总是简单粗暴地以爱为名养育孩子。作为父母,我们很多育儿理念来自于自己的父辈,然而父辈和当下在大环境上已经有了极大的不一样,我们总是按自己的意愿去定义孩子的董事与否。当孩子吵闹不休的时候,当孩子撒播耍赖的时候,当孩子倔强顽皮的时候,我们总是忍不住要破口开骂或者烦得想把TA丢掉。其实是我们不知道【当孩子表现调皮或者焦躁的时候,背后一定都有一个他无力表达清楚的理由】,如何协助孩子妥善处理就是父母非常重要的功课。这种时候理解孩子的感受,往往才是我们最需要为孩子做的。
之所以不懂孩子,通常是因为我们作为父母的大人太自以为是,我们总是想要把自己的想法、意图强加给孩子,期待他们能按照我们的设想往前走。然而,孩子的视角往往跟大人有很多的不同,对一只蚂蚁、一只猫、一只狗的兴奋,对一地泥土、一汪水、一片草地的着迷,对要自己开一扇门、自己穿衣服、自己摆放鞋等秩序的执着,这些我们大人很多时候是无法理解,着急的时候甚至无法接受、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我们忽略了孩子的世界其实很弱小,弱小到他们没有力量去架构让成人理解的桥梁。在做决定这件事上,大人有天然的优势;在沟通这件事上,大人给予孩子的,很多时候是一条单行道。
作者引用周国平说过的一段话:【有了孩子的意义,应该是透过孩子的眼睛,去看路边的蜻蜓、水面的涟漪、天空中看似不动却缓缓变幻的云——你需要重新认识的世界】。
我们作为父母要做的,不是剥夺孩子体验成长的机会,把孩子的成长变成自己的第二次人生,而让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长的体验。我们可以借着陪伴孩子把童年感受或者期待再找补一遍,但不能以剥夺孩子的自我成长体验为代价。
作者说:【所谓董事,不是让那么小的孩子,去包容和理解我们的世界,遵循我们的规则,而是我们除了有爱他的本能,还带着所有教育的结果、坚持的决心和高度的细腻,小心地走进他的世界,去理解他的世界里的规则】。当我们可以不用【董事】来约束孩子的话,那我们的孩子的世界要比成人的世界更为丰盛美好。在孩子的世界里,你会看见那么纯真、那么有爱的世界。毋庸置疑,纯真有爱是当下绝大多数的大人需要面对的课题,而我们的孩子正在教给我们去做个美而善、有爱又宽容的人。孩子的到来,就是为了帮助我们面对自己不自觉丢失的那部分,不断修正自己歪掉的部分,在孩子的帮助下,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哲学家)
为人父母的那天开始,我们许多人就已经站在了孩子的制高点,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并打者“为你好”的旗帜招摇过市,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洋洋得意。更可怕的是,很多父母认为这是爱。把“要求”看成是“爱”,这样的理念依然在传承。很可惜,当我们每提出一次要求,爱就会减弱一分,亲子关系在这样的事件里逐渐疏离。
亲子关系之间最重要的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给予理解与尊重。我们总说孩子小,不懂事,听不懂大人的话,但如果我们在人格上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基础上,也许我们就不会这样天然地去排斥跟孩子沟通一下较为复杂或者枯燥的意思。我们和孩子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与孩子发生情感连结。
我有两个孩子,一个三岁半,一个一岁四个月,虽然他们都还很小,但细数我生命中出现的惊喜和讶异90%来自于他们。孩子的视角,似乎总是那么的异于成人,却往往更有趣又好玩,孩子大概都是天使派来温暖我们心田的。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当孩子可以活成自己,而作为妈妈的我还能欣赏她的行为的话,那一切都皆大欢喜。对孩子保持一种不催促的心态,等待TA慢慢来,给出充分的促养育环境,这种时候孩子往往是很开心的,而作为父母这种时候展现出来的柔软的同理心,对孩子来说就是大大的支持和奖赏。当我们彼此交付了真诚,放下父母的架子,跟孩子之间友好地沟通交流,平等地对待孩子所做的努力,这样的感觉会给到孩子成长带去力量。
卢梭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作者提出教育从来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父母的修行。爱是一种本能,但高质量的爱,需要永不停息的自我成长。教育孩子应该是顺应孩子的喜怒哀乐、顺应孩子的兴趣爱好、顺应孩子的认知高度。当我们懂得了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能力,懂得四两拨千斤,懂得润物细无声,懂得因势诱导,懂得共情与尊重,养育孩子可以是一件轻松不费力而又对自身成长有极大帮助的事情。
与生活的关系
001 生活细节
我们的人生,被赋予了很多的“意义”,大众类的意义,比如不好好学习会没出息——找不到好工作、买不起好房子;不好好工作就无法出人头地;不做好时间管理就是在虚度人生......诸如此类的“人生意义”,茶余饭后,人前人后,我们总是无法回避这样的“意义”。哪怕你不去谈论,你依然无法回避。你打开电视,打开电脑,打开手机,甚至你走在路上,你不经意看到的广告、不留神的人们走路的步伐、甚至是你不经意听到的路人聊天内容,都在告诉你,你不努力就势必被淘汰。
这样的生活焦虑就是一种集体潜意识,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你不想往前走,都能感觉到背后有一股力量推着你走,因为比起对抗,可能还是顺流更容易被我们接纳。然而,这样随波逐流的人生真的是能走到自己想要到达的彼岸,或者说是集体潜意识想要到达的彼岸吗?答案当然是【未必】。
经常听到别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觉得,一个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眼前的生活就是苟且为多。不管是“苟且”还是“诗和远方”,都是一种感觉。但是生活是“苟且”多还是“诗和远方”多,这源于当事人的心态。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但其实我们经常是不注重细节的,尤其是对我们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的细节,往往就是决定生活品质的关键点。
我们经常听到作家、画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人生梦想,但其实我们更需要成为一个“生活家”。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我们无比珍视的部分,因为它对我们的生活品质有更大的作用。一个事业成就很高、社会地位很高,但不会过好自己生活的人,他的生活品质也许不会太好。
生活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忙的,但有些人的心,却从来不是盲的。我们觉得品位需要时间、金钱、对的境遇,却往往忽略生活的美学就在当下,就在细节。生活中的细节完美,就是生活的意义本身。
002 人生阅历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些人会通过随意评价别人的经历来安慰自己的不尽如人意。比如对于那些学历很高却给学历很低的人打工,比如对于那些出国留学回来却也跟国内毕业的人做同样的工作,比如对于那些创业失败又回到为别人打工的人.....总之就是别人怎么怎么有优势,还是和我们没什么区别。说这样话的人,其实除了自我安慰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意义。
因为那只是表面上的相同,但这些有着更多阅历和更多维度体验的人,他们在待人接物、重大选择,甚至生活细节肯定不容,因为经历不一样,自然会去比较,分析问题的时候,也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也会知道世界很大,会给自己更多选择和宽容。这就是认知的不同,导致选择不同、生活品质不同、发展高度不同。
人生的每一段路,都有意义。不管是失败,还是偶尔拐了个弯。都是为了成就不一样的你。当我们老了,我们发现辉煌和转折都会在自己的履历表上,而无用的岁月,才包含着我们区别于他人的意义。
别崇拜效率,别仰望未来,一日日细细地过,好好地“虚度”,慢慢体验一下自己的存在。给自己一点放肆的空间,承认欲望。这本身就是链接自己的最好的方式,当我们认真地回到当下,关注过生活的感受,在这个“无用岁月”的时间段里,往往更能让我们看清楚方向,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去做。这是一种终局思维——知道未来的样子,倒推现在该做什么。作为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不想要什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在前方等着孩子,而不是在他们后面催促;作为我们的社会角色,要知道自己可以站在什么样的高度,然后知道现在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忙而无效,成为“穷忙族”。
003 自律
自律,有两个含义:一是自主决策,二是自我节制。
蔡康永说:15岁觉得学游泳难,放弃学游泳,到了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岁觉得学英文好难,放弃学英文,28岁出现了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美丽的风景。
自律,不是要求我们自我约束,而是首先得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对对抗之事精准地衡量,对自己的能力合理地估算。比如我们用一年时间从200斤减到120斤是自律,用2个月时间从200斤减到120斤就是自我约束,这是跟自己打赌。
用一年时间从200斤减到120斤,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需要有作战计划,这也是自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合理地根据目标制定规划,然后严格执行。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拆解目标从而阶段性地完成任务,从而让人生迈上台阶。通过管理自己和管理时间,高效地去处理不得不处理的事——重要紧急和重要不紧急这两类事情,可以让我们少做不想做的事,少见不相见的人,少去不想去的地方,从而给自己留出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放空、发呆,不带任何目的地玩耍,让生命可以多些随心所欲。
自律需要建立在自治、自信之上,而不是盲目地自我限制、自我压迫、自我批判。自律是一种平衡状态,在舒适区与焦虑区中间找一个平衡点,在这个区域,持续地从认知的不确定状态,进入到相对确定的状态,最终获得自由。这相当于,我们在对的路上做计划,然后划勾、完成,这就是通向幸福的路。
004 熬夜
《超级演说家》周西说:“在过去的一年我没有当天睡着过,熬夜到一点、两点、三点....我好像永远放不下我的手机、关掉我的电脑、丢不下我的工作”,这阐述的何止是她的生活常态,也是我的,我老公的,我身边许许多多都市人的生活常态。哪怕我们听到或者看到那么多关于生命突然终结或者得重疾的例子,依然没有触动到我们有半点改变生活模式的行动。
身为全职妈妈,每天生活囿于两个孩子,鲜有完整的时间段做自己的事情,所有每天特别着急的事情是把两个娃哄睡,然后做自己的事情,一直到一两点才睡,还学别人说我这熬的是【自由】。
现在想想,这【自由】真是背负了太重的情感压力,自由不会以牺牲健康为前提的,也不会以沉重压力为基础的。其实这熬的应该是【焦虑】和【茫然】,是一种睡眠拖延症。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可控的进度表,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未来和意外哪一个先来。那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你现在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吗?
周西还说:生活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我们想要的是结果还是后果呢?当自己能自主行动、有自主意识,可以为情绪上的事悲春伤秋,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感恩,因为我们还是个完整的人,有完整的尊严。当自己的肉体开始承受自己从未想过的痛苦,那个时候就会知道生命有多脆弱。在健康面前,一切烦恼都如此的渺小。在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爱恨情仇伤人,等到了年纪大了,才发现健康问题才是最大的敌人。
只是,当我们已经知道没有什么值得用健康来换的道理之后,我们又做了什么呢?
与资产管理的关系
001 定期旅行
旅行,让你离开熟悉的人生,发现:一切不是这个样子。
旅行究竟有什么意义?
它让你离开了自己。生活不会因为任何一次旅行,发生形式和内核上的巨大变化,那是旅行肩负不起的责任,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旅行不是生活的前部,知识小插曲、小意外、小停顿。但旅行一旦开始,我们的目光就不自觉地投向这个广袤世界,而不是苦苦盯着方寸间的自己。
旅行就是拥抱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我们在旅行中获得的(VUCA)训练是日常生活中很难遇见的,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旅行中所做的所有决策都是即时的、敏捷的,旅行通过在不确定中做出确定性判断的能力训练,让旅行背后的行为逻辑变得超过我们常规想象。
唯一可以安全着落,又让我们脱离生活引力的方式,就是旅行。因为不确定性的价值是无限的,当我们推门而出,才会发现——世界与想象不容,人生没有界限,还有很多可能。
002 持续阅读
阅读的好处是什么?
阅读会让你知道,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有时候并不是从这个问题而来的。阅读会让你知道所有人生困惑,从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简单。
阅读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就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从更多维度去体验生活。
阅读,从来都是很个人的事情。有些人读了再多的书,然并卵。相反,有些人却能把所阅读所增长的认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为自己排忧解难。百无一用是书生,学以致用是关键。把阅读变成认知,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我们持续阅读、持续输入,再通过大脑CPU的处理,进行有价值的输出。这大概就是阅读最有价值的所在。
003 金钱观
金钱到底是善还是恶?
这取决于我们对金钱的认知和价值观。金钱,无所谓善还是恶。没钱的人不见得更善良,有钱的人也未必更作恶。同样也不一定善良的人更容易获得金钱,而作恶的人更难获得金钱的眷顾。我们对金钱一直有点不太正确的价值观,一方面对金钱充满渴望,另一方面又对金钱感到羞愧。比如人家说:你好有钱啊,都买车买房了。你忙回人家说:哪有钱啊,都是银行贷款的,每个月一想到还贷款就头痛,balabala....当别人认可我们的时候,我们却急于辩解,辩解的背后不管有多少理由,大多数时候这些理由中有一条是关于金钱木马程序的理由。
毛姆《人性的枷锁》:“没有足够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你得处心积虑、锱铢必较,绝不会为赚得一个先令而付出高于一个先令的代价......经济拮据会使人变得渺小、卑贱和贪婪,会扭曲他的性格,使他从一个庸俗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作者说:“我喜欢钱”,当我们承认了至一点,才开启了与钱、与物质的和平共处之道。发自内心欣赏金钱和物质之内,是我们一生要修的功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