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的一期节目中,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度承认了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母亲。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突然选择在这个时候生孩子,董卿的回答并不是“因为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或者“因为爱情”,而是现实的无奈:年龄到了,怕以后想生的时候,没有办法生。
董卿更是坦言: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妈妈对自己有推动作用。
“有一次母亲对我说:我们早晚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个时候,留下你一个人,该怎么办?希望在这个世界上,还能有一个人,像我们那样去爱你,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
“她让我觉得,我必须也为她做点什么,不仅是为我自己,让她可以放心吧。”
董卿说这话的时候,几度哽咽,眼里挂着热泪。
02
有些事情只有长到了一定的年纪才会明白,有些道理只有在亲身经历之后才会懂得。
80、90的一代常常吐槽父母,埋怨他们的逼婚、催生,然后心不甘情不愿地去相亲、结婚、生子,等到有一天婚姻中出现任何问题,再把责任通通推到父母的头上,“当初都是你们逼我XXX的”……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包括我在内,似乎都特别反感“什么样的年龄就该做什么样的事”这一论调。我们说,只要有梦想,随时都不晚,我们要活得随性而自由!我们把摩西奶奶的故事挂在嘴边,我们拿着“最帅大爷”王德顺的照片说,即使到了八十岁,你依然可以活得像个少年……
是的,鸡血每天都可以打,鸡汤谁都可以喝,励志没有错,可“什么样的年龄就该做什么样的事”这句话难道就错了吗?
《我们的成长,滞后了8年|成长困境发生在什么时候?》一文中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段论为理论支撑,以上万来访者的数据为依据写道:
在青春期(12-18岁),我们确实已经在试图解决个人成长问题。然而到了成年早期(18-25岁)似乎很多人的个人成长并没能完成,而是遗留下来,变成除了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外,最困扰18-25岁个体的心理问题。反而应该在这阶段解决的亲密关系问题,没能得到我们的重视……而且看起来“亲密关系”已经成为了我们成人后难以摆脱的困扰,就算我们到了35-45岁,亲密关系问题还是让我们最困扰的问题之一,似乎,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处理好这个早该在18-25岁就探索好的问题了。
没错,我们必须承认,因为应试教育的硬伤,我们在青春期需要解决的自我同一性问题被学业所压抑和掩盖,延续下来,造成我们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年龄的现状。我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亲密关系,于是埋怨着父母的不合天理——“读书的时候不让谈恋爱,却在一毕业的时候就马上催婚”!
03
其实,父母也有他们自己的考虑。让很多西方人不解的是,中国的父母普遍有一种焦灼感,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子女。
十多岁的时候,我每天上学放学,常常在院子里见到一群接近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大妈们聚在一起,说东家长道西家短,议论着哪家的孩子又如何如何了。当时心里极为讨厌这群没事乱嚼舌根的大妈,想着你们怎么这么无聊,就不能干点别的事吗?
等到年岁渐长,似乎开始可以慢慢去理解她们:大部分的女人总是好攀比的,年幼的时候,比父母,比家庭;上学了,比成绩,比容颜;毕业了,比工作,比恋情;结婚了,比老公,比孩子……如此的周而复始。没有一个母亲会愿意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比下去,所以她会将这种种期待化成唠叨,不时地耳提面命,希望子女能够早日实现。
另一方面,对中国的父母来说,子女永远都是孩子,即使你活到五六十岁,但在父母眼里,你依然是个孩子,他们对你依然是操不完的心。所以,期盼你早点结婚生子,享有安定幸福的人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的人会说,我自己可以的,不用他们操心。但即使优秀如董卿,不是也有父母逼婚催生吗?刚刚大婚的郭天王也坦言自己结婚是为了满足妈妈的心愿。
04
回到“什么样的年龄就该做什么样的事”这句话上来,这是我们的父辈一贯遵循的观点。
就像从小我妈就这么告诉我,该什么年纪做什么事,该读书的时候就好好读书,该谈恋爱的时候就好好恋爱,该工作的时候就好好工作。
可是,这个世界上有守规矩的人,就有打破规矩的人:
十八岁你该读大学了
二十五你得结婚了
三十你得生孩子了
什么时间就该做什么事
难道我八十岁就该死吗
没有这个年龄该做的事,只有这个年龄想做的事。我一点都不想祝你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大人,我就想祝你永远不要把世界活成理所当然的样子。你得有自己的模样。
这是赤木与森 说过的一句话,可我目前还不敢妄言这句话的正确性。
我想说的是,不论你是违背者还是遵从者,请你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受外界是是非非的影响。
然后,坚定的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