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中提到了观自在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就是六度的一种。六度是菩萨修行的六种方法,也即佛陀所教导的六种如意宝树。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般若、精进。前三种好理解,也容易实修。般若则是大智慧。精进是勤勉,努力向上的状态。
禅定,是通过训练让心达到内外绝对寂静。禅定是修行的必经之路。通过修习禅定来得到般若智慧。佛家讲的禅定和瑜伽、气功、太极等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侧重点和方法不同,所能达到的境界也不同。
修习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这次,在文殊禅林客居,有缘得遇弘扬药师法门的法道法师。有机会听法师讲解药师定,通过短暂的练习,了解和体会了禅定的初步方法。因祖上是十代中医,一直供奉药王爷,此次结缘,深感幸运!
我们的大脑在一天中除了深睡眠的时间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各种念头中飘来飘去,心智是散乱的,既不利于沉浸到一种状态里专注做事,也不利于心理和身体的健康。那么,修习禅定,可以让人心从纷扰散乱中脱离出来,安定下来。让心理素质变强,心境平和、能专注,少烦恼,从而远离疾病,增加健康。
药师定,就是一种修习禅定的方法,通过打坐与调息来进行的。其要点有三:
第一是“推开尾闾”。尾闾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是任督二脉在下交汇的下鹊桥。具体做法是,单盘膝坐,右腿在上,尾骨端向后轻推一点儿,让全身自然端正,背脊自然正直,胸腔内肺活量达到最大,任督二脉相交,一身经脉也自然畅通,人体也能自然掌握了重心。
第二是“观鼻端白”。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都讲究修身养性。儒家是气功系统,道家是丹功系统,佛家是定功系统,即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观鼻端白,就是把意念制约在鼻端上,开始仔细观想注视,看到鼻子里呼吸的气息。呼吸是呼吸神经中枢指挥的,心念是由思维神经中枢指挥的,观鼻端白将二者协调一致,使得心依于息,息依于心,让大脑皮层处于最佳休息态,这样身体内的各种内分泌、激素、腺体就自然进入到自我调整的最佳状态。
第三是“安那般那”。这是调息之法。一呼一吸,谓之一息,指呼吸的全过程。呼吸的转折点,指由呼到息,由吸到呼中间的停顿,这个停顿的转折叫息。安那般那的持出入息,就是数息法。入息出息都以鼻端白为准。具体做法是一呼一吸时,默数一,再呼再吸,数二(通常数入息,不数出息),......,以至数到十,再从一数起,如此循环往复。如产生杂念,可以从一重新计算。所谓数,就是意念而数,使念随息走,久久自然,不数而数,逐步就会做到心息相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