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贫穷的本质
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
出版:中信出版社
这是一本构建理论,研究数据的书,作者试图通过数据描述世界。
《贫穷的本质》作者是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和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他们在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创建了一个叫“J-PAL”的贫困行动实验室,他们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应对全球贫困的能力,因而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两位作者很有意思。他们连续15年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的真正的根源。虽然作者在书中承认:“我们不能保证消除贫困……也不能假装找到了解决办法,我们应该与全球其他人一起联手努力,让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人每天依靠99美分生活。”足见作者对穷人的用心。
同时,作者虽然说没法提供解除贫困的的解决方案,但书中大量的数据给各国领导人解除贫困提供了不少的思路。同时,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个体如何摆脱现在的困境,也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首先从几个案例说起。
案例一、关于疾病
疾病不仅会导致贫穷,而且还会导致死亡。全球每年有900万儿童5岁前死亡,他们大都南自南亚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而且,每5名死亡儿童中就有一个死于痢疾。痢疾是一种很容易预防的病,只要用含氯的消毒剂就可以预防32种痢疾病。
就算得了痢疾,也不可怕,因为,脱水是痢疾致死的主要原因,只要口服补液就可以有效预防脱水。所以,治疗痢疾的“神药”其实就是开水、糖和盐。可是,为什么每年还有150万儿童死于痢疾呢?因为,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大多数都不相信口服补液可以治病!他们想得到自己认为可以治病的药——抗生素或静脉注射。护士告诉他们,一旦一位母亲从医疗所拿走的是一包口服补液,那么,她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当NGO组织给当地人发放预防痢疾的消毒剂时,只有10%的家庭在使用。
另一种导致家庭贫困以及儿童死亡的疾病是虐疾。蚊帐也是预防虐疾的重要物资,因为虐疾会通过蚊子传染。可是,蚊帐的普及跟消毒剂一样困难。
贫困国家大部分人口都会受到虐疾的影响,受虐疾影响的人口高达50%以上。一项针对美国南部及几个拉丁美洲国家国家抗虐活动表明,与患过虐疾的儿童相比,未患过虐疾的儿童长大后每年的收入要多50%,类似的研究还出现在印度、巴拉圭和斯里兰卡。这一结果表明,投资预防虐疾的经济回报可能会非常高。一个蚊帐最多花费14美元,可以使用5年之久,一名儿童从出生到2岁睡在蚊帐中,得虐疾的概率可以减少30%,换算成未来工作增加的收入,每年会增加88美元的收入。这个增加的收入,足够为其买一辈子的蚊帐,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
但事实让人非常失望,在肯尼亚,一个叫tamtam的抗虐疾组织,他们测试通过免费、资助等方式发放蚊帐,那怕蚊帐的价格降至0.75美元,人们对蚊帐的需求仍然为0。研究组织通过大量数据显示,使用蚊帐可以让家庭的收入增加15%,他们调查发现,即使那些领到救济蚊帐后,收入已经增加了15%的人,他们以后购买蚊帐的可能性也只有5%。换句话说,就算是分发免费的蚊帐,也远远不能保证下一代睡在蚊帐中。
我们再来看看疫苗。
我们都知道,现在大部分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在一般由政府提供接种服务的地区,接种率仅为6%。而一个叫“赛娃曼迪”的NGO组织,在2003年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就算是有专业的私家医疗队进入村庄,并且通过广泛宣传,医疗队定期准时举行接种活动,接种率也只是上升至17%,也就是说,即使私家免费的高质量的接种服务,就在自家门前就可以享受,仍有五分之四的儿童没有接受完整的接种。
从消毒剂、蚊帐到疫苗,都是一些低成本却可以挽救生命的东西,但数据让慈善工作者大失所望。
作者在书中讲到一件让人心酸的小事,在2005年冬,在印度西部美丽的乌代布尔城,他们与一些政府机构的护士谈论救助项目时,一名护士忽然发起了脾气,她直言不讳地说:“这种工作一点意义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
难度贫穷的人不注重健康?恰愉相反,他们非常注重健康。当碰到严重的健康问题时,贫穷的家庭会节衣缩食、卖掉资产甚至借高利货,很多家庭会为健康问题花掉数十倍平时人均开支预算。他们宁愿把钱花在昂贵的治疗上,也不愿意花在廉价的预防上。
不仅预防性的工作难做,就算是在疾病的治疗上,也有一个十分奇葩的现象。
为了降低保健费用,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基本的医疗机构,那里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和护士,而且基本上是免费的,但作者收集到的数据表明,这个系统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因为穷人大多都会避开这个免费的共公医疗系统,使用这个系统的人不足四分之一,超过一半的人会去私家医疗机构,其余的则求助于以驱邪为止的传统治疗。而更让人难以致信的是,那些私家医疗机构的医生,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一名医生接受采访时说:“我高中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决定当一名医生。”一项研究发现,在印度德里的贫民窟,只有34%的“医生”拥有正式的医学学位。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穷人会拒绝便宜有效的健康的方法,非要花很多钱去买那些毫无帮助的,很可能有害的东西?并且因此欠下巨额债务,在贫穷的陷阱里不能自拔?
穷人常常拒绝慈善机构为他们想出的完美计划,为什么呢?难度是他们没有能力支付那基本的费用?
事情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书中举了一些例子,人们会将补帖的蚊账当作婚纱;有人会把马桶用作花盘,把避孕套当作气球。为了增加救济物品的使用率,tamtam团队尝试了采用补帖的方式,就是NGO组织补帖了大部分的钱,让村民用低廉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蚊帐。他们发现,60-70%购买蚊帐的妇女在使用。他们发现,花钱购买蚊帐的与免费得到蚊帐的使用率没有区别。
所以,好像不完全是钱的问题,那究竟是什么问题呢?是穷人的智商太低?那这些案例对我们现代城市人有什么启发呢?这些问题以及后面关于教育和关于化肥等几个案例的解决方案,我会在第二讲和第三讲中为大家详细介绍。
案例二、关于教育
众所周知,教育对于脱贫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受过教育的一代人,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的角度看,今天花掉的钱都将有助于消除贫穷。但是,在贫困国家,儿童辍学问题十分严重。
父母并不是不知道教育对于孩子的未来很重要,但他们更关心的是今天的生活,因为,十几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干活挣钱了。
为了提升儿童的教育水平,经济需求派的专家认为,教育是另一种形式的投资,人们投资教育,就像投资其他任何领域一样,目的是为了挣更多的钱,增加未来的收入。所以,只要创造更多的需要知识的高收入工作,父母就会愿意让孩子上学。
实验结果显示,这种做法有效果,但效果并不明显。2002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伯特.延森在印度做了一个实验,随机在一些村庄开展招聘工作,让那些有知识的年轻女性获得工作的机会,招聘工作启动后,招聘所在点的村庄,5-11岁女孩子的入学率提高了5%。
案例三、关于化肥
一个关于使用化肥的研究显示,在肯尼亚,研究者发现修女种的田地比周围农民的田地里的庄稼长得更好,原来修女使用了化肥和杂交种子。
为什么农民不使用化肥和杂交种子呢?难道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好处?
非也,研究者曾做过一个实验,即随机地免费给一些农民发放化肥,让他们在自己的田地里使用,然后与那些没有使用化肥的田地做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化肥的土地年均收益超过70%,研究人员还为家民算了一笔帐,每投入1美元购买化肥,普通农民就可以多收获价值1.7美元的玉米。
在采访中,大部分农民都表示自己相信化肥的效果,而且,他们表示他们肯定会使用化肥。可是,事实却令人失望,那些曾经免费获得过化肥,并且验证过化肥确实能够增加收入的农民,在下一个季度使用化肥的概率只有10%。
为什么农民不购买化肥使用,得到的答案大多是,在耕种季节,他们手头没有足够的钱买化肥。
令人惊讶的是,化肥可以少量购买,只要一点点钱就可以让明年有大大的收获,为什么他们一点点钱都没有?因为他们存钱很难,在丰收至耕种期间,总有各种紧急的事情发生,花光了所有的钱,比如生病、买衣服、招待客人、买烟酒等。
但,有一个叫欧迪诺的农民就不一样,在收害之后,他总是立即购买化肥,放到下一个耕种季节使用。因为他知道,只要钱一放在家里,就总会有事发生,钱就会被花掉。作者问他,如果你买化肥后家里有人生病了,你会不会低价卖掉?他说不会,他说他会用别的办法解决,比如卖掉一只鸡,或者赚职多做一份工作,总有办法解决问题。
这就是自律的问题!人生中总有很多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而那些重要的事情就被忽略了。当下的事情更具诱惑力一些,未来的事情多重要,都没有当下的事情更具吸引力。而那些重要的事情,刚好是关乎未来的,所以,把时间和资源用在未来的重要事情上,是需要一个人很强的自律能力的。
我们重复一下前面的几个数据:
免费发放预防痢疾的消毒剂时,只有10%的家庭在使用;
那些已经免费使用过蚊帐,并清楚知道使用蚊帐可以提升家庭收入,同时可以挽救孩子生命的家庭,再次购买蚊帐的概率只有5%;
明明知道投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可以挽救孩子性命的家庭,在政府提供的接种服务时,接种率只有6%。西方先进医疗队进入村庄,并广泛宣传后,接种率才提升至17%;
验证过化肥确实能够增加收入的农民,在下一个季度使用化肥的概率只有10%。
心理的原因
通过这些案例的铺垫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贫穷的本质呢?作者提出了两个原因,第一个,叫做时间矛盾。
心理学认为,人们对当前与对未来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这在心理学称为“时间矛盾”。对于当前的感受,人们是冲动的,很大程度上由感性支配;而对于未来,则是理性的,如果要为未来的好处让当下感觉不愉快,未来的计划就会不那么重要了。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拖延那些重要事情的原因。
对于那些贫穷的家庭来说,经过宣传教育,他们可能完全相信了接种的好处,但是,这些好处只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实现,而费用却需今天来支付。好处是未来的,不好的感受却是当下的。这就是为什么花一点点钱就可以挽救生命的方法他们都不愿意的原因。
在时间矛盾中,人们明明知道这件事的收益很诱人,但它发生在长远的未来,而我现在就要付出时间和损失舒适感,这对一般人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时间矛盾还会表现为“重要的事”与“紧急的事”之间的矛盾。
在使用化肥的案例中,农民明知道化肥的重要性,但却只有10%的人使用化肥,是因为农民把钱都花在了那些紧急的事情上。
重要的事和紧急的事有一个辩正关系,重要的事情没做,紧急的事情就多。反过来,紧急的事情越多,表示之前重要的事情没做好。比如:
锻炼身体是重要的事,生病是紧急的事,平时不锻炼身体,生病的机会就多;消防安全是重要的事,救火是紧急的事,消防安全没做好,就会有火灾发生;学习是重要的事,公司的事务是紧急的事,一个人能力不够,每天需要处理的事务就越多。
这就是拖延的原理,也就是人们为什么不去做那些显而易见的“正确的事”和“重要的事”的原因。
在接种疫苗的案例中,即使先进的西方医疗队进入村庄,提供上门的便利服务,也只能将接种完成率提升至17%。
在教育问题的案例中,投资教育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但就算是在增加受教育孩子就业机会的情况下,愿意让孩子接受教育的家长也仅增加5%,原因很简单,做出投资的是家长,面未来获得收益的是他们的孩子。
穷人表现出来的状态是,耐心不够,不会未雨绸缪。好像穷人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群体,他们天生目光短浅,所以才会贫穷。贫穷会永久性地腐蚀人们的耐心。其实事实并非这样,这一心理机制在城市人里面一样起作用,你看看现代城市人健身的状况就知道了,即使我们都知道健身会使我们远离心脏病,可是,年复一年我们依然无法坚持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保持好身材的愿望。
在这一原理中,贫穷的人与其他人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是,穷人做自我控制比富人要困难得多。一方面在于,同样一个目标(比如买电视机),对穷人来说要更昂贵更遥远。另一方面,同样是面对今天要不要买烟的诱惑,富人不太会感觉到困扰,因为买不买对富人几乎没有影响,但穷人却必须一次次地动用意志力来进行自我控制。
身体的原因
贫穷与除了上述的心理因素之外,也有身体上的原因。
贫穷与身体分泌的皮质醇水平密切相关,皮质醇水平标志着压力的大小。当一个人在压力状态下时,大脑会释放出皮质醇,皮质醇会影响大脑的部分区域,如前额皮质、类扁桃体、海马区,这些都是认知的重要区域。所以,皮质醇会直接损害人的认知及决策能力。因此,贫穷产生的压力,会让穷人更难做出理智的决定。
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个案例,经过测试证明,那些受到慈善计划援助的孩子,与那些没有援助的孩子比,皮质醇要低得多。这一研究表明,穷人处于高压状态下,大脑功能会受损,这样会导致更贫穷。
穷人应对压力的方法就是增加工作量,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因为大量的人都想工作,工作的机会就会降低,工资就会下降,压力反而会更大。这就是所谓的越穷越变鬼。
穷人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而由压力产生的皮质醇会使他们做出更冲动的决定。因此,穷人只能以更少的资源完成更艰巨的任务。
不仅贫穷会有这一现象,就算是生活在今天城市里的人,他们已经不再受到贫穷的煎熬,但因为处于社会的底层,工作压力大,大脑分泌的皮质醇水平比一般人高,因面导至他们在人生各种决策中十分冲动,因为他们大脑的智力水平受到皮质醇的影响而降低。
这样的结果,穷人只能越来越穷。
这,就是贫穷的本质。作者经过大量的案例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穷人之所以陷入困境,有三个原因:
第一、缺乏信息;
第二、信念不坚定;
第三、因缺乏自律而拖延重要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