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招让学生在古诗默写中不再出错

四招让学生在古诗默写中不再出错

作者: 明语明言 | 来源:发表于2021-09-09 22:26 被阅读0次

    晚上看了《语文教学通讯》上的一篇文章,是广东中山三角中学陈秀君老师写的题目为《错的不是字,是文化——初中生古诗文默写错别字归因与对策》,读完很受启发。

    正如陈老师在文中写道:初中生默写古诗问题时出现错别字,暴露的是学生对这些文字背后所承载文化的认知缺失,从字理构造、意象文化、格律知识等角度分析归因,提出教师应站在文化的高度,指导学生利用汉字,字理古诗意象,格力知识消灭默写古诗文时出现的错别字,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引用了张元善先生讲述的小时候读古诗文的经历:“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记住的生字是点,记住的句子是线……这叫做“平面的懂”。平面的懂还不够,还不能解决一个字的解释和用法的多种变化……熟读背诵后,对这个字因结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都懂了,这才叫“立体的懂”。

    在第一条利用汉字字理消灭错别字中,作者列举了“水尤清冽”和“泉香而酒洌”两个句子的形似字。在“泉香而酒洌”中,“洌”字表示酒的清澈,古人有酿酒的习惯,而且以“清”者为上品。这一点在李白的《将进酒》中“金樽清酒斗十千”可以看出来,杜甫的《羌村》也写道:“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这里写出了来送行的人,拿着酒有好有劣。结合这一点,告诉学生就可以根据字词的偏旁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在句中的用法。避免在默写过程中的形近字出现错误。

    第二条作者讲到了利用古诗意象消灭错别字的方法。所谓意象,是指作者通过一种客观物象来表现主观情思的写作手法,抓住意象来学习古诗词,分析作者借意象描绘的画面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比如“鸿雁”和“新燕”的区别。“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中的“竿”,都是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的。

    除此之外,作者还讲到了利用格律知识来消灭错别字。因为后面我附的有原文的图片,所以在这里不再赘述,喜欢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

    其实还有一种容易写错的字的现象,作者在这里并没有提到,就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中的“wei”字的区别。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会在这出现错误,我也查阅了很多资料,得出的结论是两个字,没有太大的区别,作为学生来讲,唯有把这几句诗牢牢的掌握,才可以避免上述的三种方法,在这里并不起作用。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既有自己的收获,也有很多的思考,其实,语文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多读书,多借鉴,多思考,并引导学生像老师一样读书、借鉴、思考。那么,学生们也会喜欢语文,学好语文,从而爱上语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招让学生在古诗默写中不再出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ww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