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书人,自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可是,千百年来,天下也未曾得平。
余半世漂泊,偶得一策,自思可平天下,谓之“包容与超越”。
包容并列,则可越乎其上;超越纷争,乃得永铸太平。
世界不一不异。依一有异,依异有一,一异不二。化用《心经》语言,可谓:一不异异,异不异一,一即是异,异即是一。
世界因分别相而存在。无分别相则无无分别相。包容分别,超越异,方得一,方见一,方知一。
此是包容与超越之大概。
如下,落于具体领域言之。
包容不同文明,超越文明分歧,方得文明互尊互鉴、取长补短、融通发展。包容是更高阶的文明。
包容不同宗教,包容科学、哲学和宗教,包容有神论与无神论,超越信仰分歧,超越对世界真相认识的分歧,超越方法论分歧,方能多路径全方位进一步探索和认知世界,走出盲人摸象误区。
包容不同思想、不同主义、不同法理、不同制度、不同道路、不同探索,超越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纷争,方能理性思考、深度容纳、革故鼎新,探索更进步、更文明、更美好的社会形态。
倡导包容与超越,培育包容与超越,践行包容与超越,使包容与超越成为一种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种族、跨宗教、跨文化的共识、氛围和土壤,我们就更有希望超越偏见、猜疑和隔阂,共同面对我们的历史、我们的问题、我们的困难、我们的未来。
包容和超越,并不是难以理解的理念,也不是难以接受的行为,更不是难以达成的共识,但却是知易行难的常识。我们常常口头是这么说的,但行动上却总是保持着纷争、斗争、战争的基因惯性,或者在面对和处理具体问题上让“对立和保守”取代“包容与超越”。
一些极常见的例子如:呼吁文明互鉴却抵制外来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却划分不同阵营,倡导不同制度相互尊重却大作优劣比较等。
所以,平天下并非难事,只要包容与超越即可;包容与超越也非难事,只要知行合一即可;知行合一如何能不难?恐怕要培育无私精神和大境界、大视野、大格局。
几许闲人废话,留个年初足迹。祝各位新年大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