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学习的第132天《霸言 第二十三》第6段~第8段
原文阅读
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夫善用国者,因其大国之重,以其势小之;因强国之权,以其势弱之;因重国之形,以其势轻之。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以攻大,以图王。强国众,而言王势者,愚人之智也;强国少,而施霸道者,败事之谋也。夫神圣,视天下之形,知动静之时;视先后之称,知祸福之门。强国众,先举者危,后举者利。强国少,先举者王,后举者亡。战国众,后举可以霸;战国少,先举可以王。
夫王者之心方而不最列,不让贤贤,不齿第择众,是贪大物也。是以王之形大也。夫先王之争天下也以方心,其立之也以整齐,其理之也以平易。立政出令用人道,施爵禄用地道,举大事用天道。是故先王之伐也,伐逆不伐顺,伐险不伐易,伐过不伐及。四封之内,以正使之;诸侯之会,以权致之。近而不服者,以地患之;远而不听者,以刑危之。一而伐之,武也;服而舍之,文也;文武具满,德也。
夫轻重强弱之形,诸侯合则强,孤则弱。骥之材,而百马伐之,骥必罢矣。强最一伐,而天下共之,国必弱矣。强国得之也以收小,其失之也以恃强。小国得之也以制节,其失之也以离强。夫国小大有谋,强弱有形。服近而强远,王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折节事强以避罪,小国之形也。
字词注释
[1]形:这里为“大的形势”的意思,为引申义。
[2]德义胜之:指在德义方面处于优胜。下文仿此。
[3]动作:行动举事。
[4]因:借助,利用。其:俞樾云:“其”字衍文。
[5]重国:地位高、力量强大的国家。
[6]以:利用。势:权利和地位。轻之:使它变轻,指降低其地位,削弱其实力。
[7]图霸:即图霸业,保持强国实力而雄霸一方。
[8]图王:谋成王业,指称王天下。
[9]言:谈论。王势:图谋称王天下。
[10]神圣:神圣之人,即圣明的君主。
[11]称:合宜,适合。
[12]先举者:指先发兵举事的国家。
[13]战国:交战的国家。
[14]方:方正。最列:即扰乱等级次第。最,犯,冒犯。列,爵位等级。
[15]让:通“攘”。排斥。贤贤:尊贤。第一个“贤”字为动词。
[16]不齿第择众:即不是论资排辈地从众人中选人才。齿第,年龄地位,此指资历。择众,从众人中选。
[17]贪大物:探求做大事。贪,图,谋求。
[18]方心:方正之心。一说“方心”为“方正”,不确。
[19]整齐:公平,统一。以“方心”治世,因而可以齐整人心,事业也就统一。
[20]理:治理。
[21]用人道:即采用顺合民心的原则。
[22]用地道:即采用公正无私的原则。
[23]用天道:即采用适应天时的原则。
[24]及:古本“及”上有“不”字。不及,即赶不上、落后。《说苑·指武》:“太公望曰:‘臣闻之,先王伐枉不伐顺,伐崄不伐易,伐过不伐不及。”正与此同。
[25]封:边境。
[26]正:通“政”。政令。
[27]权:权威。致:召集。
[28]以地患之:用侵夺土地的手段令其害怕担忧。
[29]以刑危之:即用军事威胁它。
[30]一:总体,根本的。《孟子·梁惠王下》:“武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与此“一”义近。《左传·僖公十五年》:“贰而执之,服而舍之。”文意正与此同。一说“一而伐之”指为了统一而征伐它。
[31]服而舍之:征服后就赦免它。
[32]满:王引之云:“满”当为“备”。备,具备,俱全。
[33]伐:王念孙云:“伐”当依宋本作“代”。代,迭也。更迭,轮流。
[34]罢(pí):疲劳。
[35]最:顶级的,无比的。一伐:当作“一代”。一世,当代。
[36]天下共之:天下共同与之较力。共,执。引申为较量、对立。
[37]制节:折节,屈节。
[38]离强:脱离强国。
[39]强远:以军事力量威慑远国。一说“强”通“疆”。疆远,即拓疆远方,此指开拓疆域。
[40]负海:沿海诸国。负,凭,靠。此指居住在边境或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41]中国:中原之国。中,指其居内陆而言。
[42]折节事强:卑躬屈膝侍奉强国。
译文参考
成就霸业和王业的形势应是这样的:必须在实行德政和推行道义方面处于优胜之势,在运用智谋方面处于优胜之势,在兴兵作战方面处于优胜之势,在利用地利形势方面处于优胜之势,在举事行动的时机方面也处于优胜之势,因而,他能够称王天下。善于治国的君主,往往利用大国自身的权势威力,依据其形势的发展而使它缩小;利用强国自身的权势威力,依据其形势发展而使他削弱;利用地位影响重大的国家的本身优势,依据其形势发展而减轻其影响、压低其地位。天下的强国多时,就联合强国进攻弱国,以图谋雄霸一方。天下的强国少时,就联合小国进攻大国,以图谋称王天下。强国众多之时,谈论如何称王天下,那是愚笨之人的见识;强国稀少之时,仍实施雄霸一方的谋略,就是败坏成就王业的计策。神圣的君主,都首先察看天下的大势,把握好行动与静待的时机;观察先后行事的机宜,察知通向祸福的门径。强国众多,先兴兵举事的国家就危险,最后才兴兵举事的国家就得利。强国减少,率先兴兵举事的国家就可能成就王业,最后再兴兵举事的国家必然遭到失败。参与交战的国家众多时,最后才兴兵举事的国家就可以雄霸一方;参与交战的国家减少时,率先兴兵举事的国家就可以称王天下了。
成就王业的君主用心方正,不会干犯等级位次,不违背尊贤的原则,不会论资排辈地从众人中选拔人才,这是因为要图谋大业。所以成就王业者的形势规模必须是宏大的。先代圣王在争夺天下的时候,都恪守方正不偏的原则;因而所创立的事业能够万事统一、人心齐整;他治理天下平稳简易。王者立政出令顺应民心、合乎人道,封爵授禄公平无私、合乎地道,兴举大事要顺应天时、合乎天道。因此,先代圣王一旦进行征讨攻伐,都是讨伐叛逆之国而不攻取顺从之国,讨伐局势险恶之国而不攻伐政局平易之国,讨伐行事过头的国家而不攻打行事落后的国家。本国四境之内,通过施行公正不偏的政令来役使;集合各国诸侯参加盟会,运用权威实力来相召。对近邻而不服从的国家,用侵削其土地的手段增加其忧虑;对偏远而不听从命令的国家,用强大的军事进攻形势加以威胁。一举即可征服,这是动用武力;对臣服顺从的国家就给予特赦宽免,这是使用文德;文韬武略兼而备之,这才是德政的完整体现。
至于国家地位的轻重、军事力量的强弱等形势问题,诸侯各国联合起来则强大,被孤立起来就弱小。即使负有骐骥之材的千里马,用百匹良马轮流与它追逐竞奔,它必定也会疲惫不堪。即使冠绝一代的强国,举天下各国都与之对立,它必定也会衰弱下来。强国因容纳小国存在而获得利益,又因自恃其强而失去自身优势。小国因折节事强而得到被保护的利益,又因擅自脱离强国而失去其独立。国家,无论大小,都有各自的谋略和打算;无论强弱,都有各自的形势和规模。使邻近国家折服,再以强兵威慑远敌,这是称王之国所要保持的形势;联合小国之众以攻击大国,这是各国因势均力敌所要保持的形势;借蛮夷之力攻伐蛮夷之国,这是中原国家所要保持的形势;卑身折节侍奉强国以躲避被其惩罚,这是小国图存所要保持的形势。
核心内容解读
本段内容中,作者明确地说:“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这里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强调,德义为本,智谋为辅,兵战为用,地形为之势,而行动机宜为之机,五者得,则霸王成,旨在说明霸王之势,成之艰巨,治政者不宜掉以轻心。
这句话体现了在实现霸业和王业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和条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德义胜之”,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德义是指道德和仁义。一个君主或领袖如果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能够以仁义待人,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德义胜之也意味着在治国理政中,注重道德规范和仁爱之心,以德治国,以仁治民,从而建立起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智谋胜之”,智谋在领导者的角色中至关重要,意味着要有高超的智慧和谋略,能够善于决策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智谋胜之也包括善于谋略战略,善于分析形势,制定长远规划,以达成国家的长远目标和利益。“兵战胜之”在古代战争时代,兵战胜之意味着善于运用军事力量,保卫国家安全,扩张国土,确保国家的地位和权益。兵战胜之也包括军事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军队的训练和装备,以及在战争中的指挥和决策能力。“地形胜之”,地形胜之指的是善于利用地理环境和地势优势,以取得战略上的优势和胜利。地形胜之也包括善于选择防守有利地形,或者利用地形进行伏击和包围敌人等战术。“动作胜之”,动作胜之意味着在行动和决策上要迅速果断,善于抓住时机,灵活应对各种情况,以取得胜利。动作胜之也包括领导者的果断和执行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各项行动,实现既定目标。
这段内容强调了在实现霸业和王业过程中,除了道德品质和仁义之心外,还需要智慧谋略、军事力量、地理优势和果断行动等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夫王者之心方而不最列,不让贤贤,不齿第择众,是贪大物也”则从君主个人德行修为提出建议和要求。“王者之心的方而不最列”意味着王者应当有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视野,不被狭隘的个人私欲所困扰,而是着眼于国家民众的利益和长远发展。“不最列”表示王者不应该只看重某些特定的人或事物,而应该平等对待所有人民和事物,不偏袒不公。“不让贤贤”强调了王者应该尊重和重用有才能、有德行的贤才,不应该因为自身嫉妒或其他私心而排挤或限制贤才的发展。王者如果不让贤贤,就会导致国家治理能力的下降,影响国家长治久安的稳定。“不齿第择众”意味着王者不应该轻视或歧视任何一个阶层或个人,应该平等对待所有人,不分贵贱。王者在选拔人才时应该以德才为标准,而不是只看重社会地位或出身背景。“是贪大物也”指出,如果王者心中只想着追求权力、财富等物质利益,而忽视了道德、公平和民生福祉,那么就是贪婪追逐虚荣和权力的大物质。王者如果陷入贪婪之心,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落和灭亡。王者之心应当方而不最列,尊重贤才、平等对待众人,远离贪婪之心,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国泰民安。
“夫轻重强弱之形,诸侯合则强,孤则弱。”这段内容论述如何在不同情况下处理好国际关系,为我所用,强大自己实力,维护国际秩序。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战略对接就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尊王攘夷”。在大争之世,由于国家安全的顾虑和对孤军作战的担忧,管子的策略是是国家间建立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进行战略对接。战国时,诸侯间混战,弱小者难存,强大者制服天下也不易,形势迫使各诸侯国寻找同盟,搞统一战线,当时叫纵横术。这种策略和思想,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有所运用和发扬。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先秦诸子关于国家间关系的思想(一)
先秦人士有关国家间关系的政治思想十分庞杂,无论是思想流派还是内容都难以穷尽,但是可以管子、老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和韩非子等思想家留下的著述为蓝本,从先秦思想家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入手,就思想方法、国家秩序、天下主导权、霸权转移四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具体问题将涉及分析方法、哲学观念、战争原因、和平路径、道义作用、天下性质、天下主导权基础、实力不平衡发展和霸权转移九个方面。这些思想对于丰富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有重大的启示。
一、思想分析方法
先秦思想家的书面语言与现代人有很大区别,但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逻辑却与现代人有较大的相似性。他们的著述中没有明确的方法论概念,思维方式是多角度的,分析逻辑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他们的思想逻辑,先以他们各自的主要观点为依据,按照现代方法论的知识对其进行了分类。从分析层次和哲学观念两个维度,这里将管子、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的思想进行了归纳分析。
依照国际关系的体系、国家和个人三个分析层次,可以将墨子、老子的分析视为体系层次;将管子、韩非子的分析视为国家层次;将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分析视为个人层次。
墨子和老子是从整体利益的角度而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国家间关系的。墨子认为通过战争方式实现崛起只有利于少数国家而不利于多数国家,战争使极少数国家成为霸权国但却使成千上万的国家灭亡,因此他得出了战争是弊大于利的观点。他反驳战争可使国家强大称霸的观点时说:“古者天子始封诸侯也,万有余,今以并国之故,万国有余皆灭,而四国立。此譬如犹医之药万有余人,而四人愈也,则不可谓良医矣。”
老子关于世界政治的理想模式是建立在所有国家都弱小的基础上,而非国家强大的基础上。他认为,如果能使所有国家都回到“结绳记事”的落后生产水平,减少国家的相互接触,就可以减少国家间的冲突,因此他提倡小国寡民。他说:“使人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管子和韩非子主要是从国家层次进行分析,他们分析的出发点是国家或君王,国与君两者经常相互替代。管子和韩非子都认为,相对实力是国家兴衰和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管子说:“国修而邻国无道,霸王之资也……夫先王所以王者,资邻国之举不当也”;“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韩非子认为人是自私的,因此争夺是不可能消除的,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保住国家利益。他认为国家强大的出路在于法制,他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他不但强调国家实力是根本,甚至认为外交无助于国家强大。他说:“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则不至于治强矣。”
荀子主要是从明君贤相的个人层次分析问题,但有时带有国家制度层次的分析。荀子在分析国际社会性质时,又将主导国领导人及其大臣的性质作为自变量,即国际社会是王权性质还是霸权性质,取决于世界主导国领导人及其大臣的性质。他说:“故道王者之法,与王者之人为之,则亦王;道霸者之法,与霸者之人为之,则亦霸。”但是他认为,人类社会是群体性的,因此没有等级规范管理就必然产生冲突,维持国家间的秩序就得建立等级规范。他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
孔子和孟子的分析方法是纯粹的个人层次,而且完全是从君王个人角度进行分析的。孔子认为世界秩序的稳定与否完全取决于政治领导人的道德修养。他认为领导人的个人品德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所以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还说“修己以安百姓”。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种个人层次分析,他将世界秩序的存废和国家的兴亡都归结为君王是否推行仁政,而不仅仅是君主的个人道德修养。他认为夏商周三代的开国之君和末代之君获得和失去天下主导权的原因在于是否推行了仁政,他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世界权力的转移:政治领导与战略竞争》,阎学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