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我带小宝下楼散步。刚开始,我们在小区里转圈圈,过了一会儿,小宝要“到很远的地方”去玩。于是,我就带着小宝出了小区。刚走几步,就遇到一位穿着红色棉袄的老奶奶。
那位老奶奶,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和路人说话。有几个过路人,问了一声,就匆忙地走开了。我见那位老奶奶一面看着小宝,一面跟我们说话。我就走近她身旁,问她讲什么。
“你认识张举朋(音似)伐?”老奶奶好像是迷路了,我见她问路,便立即回答不知道。
“您从哪里来?你要找的人住哪个小区?”
“我从丁山来的。我也不知道他住哪里?”她回答我的问话,想都没想。
“那您怎么来的?”我想求证一下,她是否迷路了。
“坐公交车来的。”我见她拄着拐杖,走路颤巍巍的,不像走了很远的路。
正好我刚才下楼比较匆忙,忘记带手机了。我便对老奶奶说,我回家拿手机,帮她打听她要找的人。
回家拿了手机,我又立即下楼。拍了老人的照片,然后在社区网格群里问,是否有人认识这位老奶奶。
群里有人秒回,这位老奶奶的儿子就住在对面小区的小高层。
正在这时,我们小区有一位大姐,认识我家小宝,就问小宝今天想去哪里玩。
看到我们正在跟老奶奶说话,这位大姐又用本地话问老奶奶,家住在哪里,要找谁?
正当我们在谈论这位老奶奶好像有点老年病,反应慢,并猜想她家应该离这里不远时,对面小区有一位男子走出来,对着老奶奶嚷嚷。
“你怎么不去死的?”因为隔着一条马路,我没看清那位男子的脸,只看到他头发花白,想必他也应该年逾花甲了。
“怎么有这样的儿子?”和我说话的大姐非常气愤地说,然后骑着电瓶车拐进了小区。
老奶奶的儿子叫喊之后,随即又进了自家的小区。
这下,我觉得有点尴尬。原来,她家儿子如此对待她,我反而倒显得有点多管闲事了。
闲事既然管了,还得管到底。我说要搀扶她过马路,而且要走到前面红绿灯附近的斑马线。可是,老人只是拄着拐,不挪步。
“你扶着我翻过去。”老奶奶看着马路中间的分隔铁栅栏,提出了就近过马路的请求。
我哪里敢让老奶奶翻越栅栏横穿马路,可是她还坚持要这样过马路。
“这位老奶奶原来住东区8幢,她应该认识家的,也许今天是来串门的。”社区网格员也在群里发来信息。
我不确定老奶奶,现在住东区(隔壁小区),还是住在对面小区的儿子家,便也叮嘱她注意安全,小心过马路,然后就带着小宝去公园了。
骑车去公园的路上,我就在想,不管这位奶奶神智是否清楚,她都应该受到善待,毕竟这么高龄的老人了,怎么能一个人走在马路边呢?
且不说马路上车来车往,小区大门口车辆进出,老人走路不稳,反应迟钝,极容易造成意外。
至于儿子当众辱骂,更是令人不解。唯一的解释,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或许儿子生活也很艰难。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我最近在研读《红楼梦》,突然联想到了好了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