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过上更有创意、更有趣、更忠于内心的人生,《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是一本必读书。事实上,它的副标题就叫做: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很惊喜地发现,为本书做推荐序的,是古典老师。这是个再合情合理不过的安排了:古典是国内最专业的生涯规划机构新精英的创始人,而这本书最核心的理念,与生涯规划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所用的措辞和工具。
但本文并非旨在系统梳理该书是如何指导人做生涯规划的。这是一篇很私人的读书心得,只想记录一下让我有所思考和触动的点。
一,关于价值观
书中提出了“工作观”和“人生观”两个概念,实际上分别对应的,是职业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人生中各事物重要程度的排序。每个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但需求和欲望却是无限的,这必然要求我们时常做出选择。而选择时,每个人遵循的那套准则,就是自己的价值观。
前几天跟一位在教育界做了多年猎头的好朋友聊天,我提出的一个观点,他深表认同:越是高端的人才,价值观在其职业决策中所占比重,越会大于兴趣、能力和其他因素。简单来说,(若不考虑极端情况,)即便是换行业和职业,一个优秀的人以往积累的核心能力,也可以迁移到新的领域,再加上快速的刻意学习,ta不太需要担心知识和技能无法匹配新的工作。ta最关心的,通常是新的工作是否值得ta去刻意学习和转换身份。
当我们考虑做某事“是否值得”时,我们就在探索自己的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之间,通常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个人觉得他们是不可分割的,不用过于区分。书中列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可以帮读者理清价值观;网上也有一些价值观测试(比如职业锚),结果可略作参考。不过价值观的探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长期的、深度的自我觉察、思考和体验。
二,分析情绪,是了解自己的快捷方式
本书建议我们记录“美好时光日志”,包含:
1.活动记录(记录能让你全身心投入并感到能量充沛的活动)
2.反思(哪些活动让你有收获?收获是什么?)
这样的时刻,在积极心理学中,被叫做“巅峰体验”、“心流”。除了记录这种正面情绪的体验,作者还建议我们记录“分心、无法集中精力的时刻”。
某种角度上来说,作者是在引导我们分析自己的情绪。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强烈推荐。
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一种说法是,现实对目标的实现程度,决定着我们的情绪。比如说,你某天特别想吃麻辣小龙虾,这是目标;但因为加班到很晚,压根没时间吃晚饭,这是现实;现实与目标之间出现了很大差距,导致你没吃到小龙虾,你自然就产生了情绪,非常地不开心。
反过来看,如果我们察觉到了自己的情绪,可以去分析它所反映的那个未能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在职场情境下,可能会折射出我们兴趣、能力、价值观的某种缺失。
古典老师提出的“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正是这样一个通过分析情绪,来找出自己的职场困境的有效工具。
当缺失“兴趣”的时候,我们表现出“厌倦”的情绪,再严重点会开始觉得“活得没意思”;当缺失“能力”的时候,我们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再恶化就顿生“无力感”;当缺失“价值”的时候,我们表现出“失落”的情绪,持续很久以后内化成“自卑”。
具体的解决方法,可阅读古典老师所著《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三,通过原型设计,快速行动/试错、持续探索
好的原型设计会就一个问题的某个方面提问,然后就此设计一种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你可以对自己潜在的、感兴趣的未来进行“尝试”……原型设计还可以创造新的体验,让你有机会了解一个全新的职业,哪怕只有一个小时或者一天的时间也是非常好的。
“原型设计”的理念,就是不要期望等到你有一个完美的想法才去行动,而是要在行动中,甚至失败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
举个例子,一个做中学老师的朋友,观察到很多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大、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等问题,有抑郁倾向,于是感觉到针对学生做心理咨询,是比教知识更有价值的事情。那么,她需要做什么呢?去读心理学硕士,或者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吗?
都不是。她最应该做的,是去自己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做志愿者,体验这份职业的日常;另外,还可以找几位经验丰富的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师,去做“原型对话”,也就是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状态,看是否是自己真正向往的。
原型设计的结果,可能是所谓的“失败”。这位朋友可能会被告知,或实际体验到,中学里的心理咨询老师,是一个非常边缘化的角色,几乎是个摆设,得不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那么她可能会失望地直接放弃这个想法,但也有可能会更加坚定地选择这个方向,用自己的力量去尝试改变现状。不管得到的是哪一种结果,她都并没有“失败”,而是比之前更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
对于很多人来说,做原型设计,最难的是如何链接到某个领域经验丰富的人。这个话题可讲的很多,最直接快速的要点是:主动链接、不计报酬。
近期我对天赋优势领域产生了兴趣,于是联系了六年前认识的刘佳老师,提出非常想帮她做些事情,不需要报酬。于是,一周后我就去了她教授的天赋优势工作坊做助教,主要在工作坊结束后,提出改进建议,以及写一篇回顾文。仅仅一周时间,我对这个领域的了解,就增加了至少50%。
我的一个朋友更是主动创造了机会,去链接自己想认识的人:中医学硕士毕业的他,有意读博。他非常钦佩北京一位中医专家,于是查到了他在某医院的出诊时间,挂了号,过去后诚挚地表示了自己想在这位专家出诊时在旁学习的愿望。他如愿以偿,之后的半年里频繁跟随专家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了,跟专家也培养了很好的关系,为将来读博打下了基础。
有的人会觉得,找到一个不太熟悉甚至完全陌生的人,提出自己的请求,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对于这一点,书中的说法我非常认同:
大量研究证明,绝大多数人都乐于助人。人性本善,我们是社会性动物,互相帮助能够让我们心情愉悦。
如果你能真诚表现出对于一个人所做的事情的发自内心的好奇和热情,ta拒绝你的可能性实际上不太高。
不信呀?那你试试看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