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街上闲逛,看到街头有人卖棉花糖。走近看,生产棉花糖的机器有个圆的铁皮圈,圈内有白棉絮留着上面,若不是知道这卖的是棉花糖,仅看这机器真以为是做棉花呢。
到这里,就该明白我说的是如棉絮状的棉花糖。小时候,我们把一种捏上去软软的,口感绵软的五颜六色的糖也叫棉花糖。但是,这种棉絮状的才称得上棉花糖,因为其性状、颜色与棉絮太像了。
这种棉花糖是用白糖为原料制作,将白糖放入棉花糖机器中,机器开动起来,白色絮状的糖就转动着形成了,摊主手拿白纸卷成的细长筒,在白絮中搅拌一圈,长筒上就缠满了白棉花糖。
站在一旁观看,还真有人买棉花糖。一个7-8岁的小朋友闹着要棉花糖,家长用微信扫码付款后,棉花糖机器就开始转动起来,摊主搅出一个白白的絮状棉花糖,大约30厘米左右高的圆柱。小朋友接过棉花糖,用手拿着,呵,棉花糖大得遮住了小朋友的脸。
小朋友取下口罩,张开嘴咬一口棉花糖,满嘴都是白絮,用舌头舔嘴角的白絮。开心地说:我吃到云朵的味道啦!
呵,好精彩的句子!小朋友吸引了我,我紧跟着问:好吃吗?味道怎么样?
小朋友的回答又令我倾倒: 入口即化,甜甜的像蜂蜜。
看到小朋友幸福的脸,想起我小时候,那时的我们,最盼望着天天吃糖了。家里富裕的孩子吃了糖,还把包裹糖果的纸保存起来,那是彩色的透明的糖纸,有的人把糖纸夹在课本中,拿到教室引起同学们的羡慕。
那时候,吃到糖果时,有的男生会把吃了几口的糖块从嘴里取出,给其他的伙伴吃,其他的伙伴如法炮制,也取出吃了几口的糖块,给余下的人,有点有福同享的朴素意思。但是,也有的人吃糖块时,偷偷摸摸,不愿让别人知道,只是躲在自己家里吃。
记得那时有个游戏,就是比赛谁的糖纸飞得远,糖果剥开后的糖纸保留好,用厚厚的书压平,比赛时,用手把糖纸按在墙上,然后松开手,糖纸就自由下落,看谁的糖纸下落得远,远者胜,胜者就可以赢走败者的糖纸。
物资匮乏时,吃糖果是很珍贵的,因此,我们吃完糖果,就积攒五颜六色的、透明的糖纸,以记录吃糖果的多少,回味糖果的各种甜,憧憬美好的生活。
现在物质丰富了,平日里,吃糖已经很平常了。现在的糖纸设计比过去更精致,色彩更缤纷,糖果的味道更丰富多样,但是,现在吃糖块的儿童,不再积攒糖纸了,也不会玩糖纸的游戏了,因为他们要玩更吸引人的电子游戏。
随着糖尿病的出现,不少人对吃糖是很自律的,尽量少吃糖。奇怪的是,为什么过去我们把吃糖当作珍宝,且曾经买糖需要凭票才能买到的宝贝,怎么到现在被不少的人回避呢?
糖(含果糖,淀粉糖),是人类需要的一种能量,比如,一个人饥饿得低血糖,导致神志不清时,最快的解救办法就是一杯糖水。过去,糖是一种能量,现在仍旧是。
物质匮乏年代,糖是珍宝,物质丰富的年代,糖也是珍宝。只是,随着物质的丰富,我们人的一日三餐中的营养平衡没有跟随调节,才出现人们回避糖的现象。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物质匮乏时,我们人的食物中,主要靠糖来提供能量,那么,日常营养中,大米和小麦的量多一些,营养比较均衡。在物质丰富的年代,日常营养中,肉蛋奶比较丰富了,那么,大米与小麦等淀粉类主食就需要减少,如果大米与小麦还与过去吃一样多,那就会导致营养过剩,出现营养不均衡。营养失衡,身体就生病了。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