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小镇青年进军北上广的电视剧开始扎堆进入人们视野,一群背井离乡的年轻人,想借助大城市的资源,改变命运,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回老家了,有的人在繁华中迷失了……
离开故土,踏上北上广这班列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禁让我们困惑的是:
非要在北上广住城中村,才叫奋斗吗?
理想只有在北上广才能实现吗?

@可可
北上广都实现不了的生活,我的小山村帮我实现了
我来自贵州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村子不大,前后几排的房子从我记忆以来,翻新了几次。
近几年,村里的年轻人一批一批地走了出去,留下的中年人,一边种田一边做着民宿和农家乐的生意,我也是走出去的那一批。
父母再往上三辈都是农民,爸妈念的书也没有很多。
小时候,爸妈希望我认真读书,愿望很朴实,不要再像他们那样,在田间地头披星戴月地劳作。
因此从小到大,即使农忙的季节,爸妈都不让我插手农活。
很自然地我被父母送出了大山,9月份我拖着已经在火车上被刮破了的蛇皮袋,穿着老家的哥哥送的牛仔裤,已经洗得发黄的白T恤松松垮垮挂在身上,门口的师兄看到我连忙询问专业,引导我去登记找宿舍。

毕业之后,我留在了北京,跟其他同学一起参加校园招聘,被一家民营企业录取,刚毕业工资不高,但是能够勉强生活。
那段时间我非常迷茫,爸妈以为我现在过的就是最好的生活,能够留在北京有一份坐在办公室里的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而只有我自己知道,在北京工作并不是长久之计。
我没有好看的学历,更没有坚硬的后盾,而现在的工作并不能让我走得很远,若干年后,行业会淘汰一批不再年轻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势必会被筛选下来,很残酷,但也很现实。
18年收稻子的季节,尽管爸妈极力反对,我还是回了老家,找了几个朋友入股,把老房推倒办起了民宿,旺季的时候收入比爸妈前几年加起来的都多。
北上广都实现不了的生活,我的小山村帮我实现了……

@司徒
没有谁比谁更好,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我成长在一个十八线的小城市,城市年轻人不多,大部分都是前几年从大城市回来的,已经准备结婚生子的一批人,也有的是离不开家乡的一批人,我没有离开这里,就是因为两个字——稳定。
我有个朋友在上海工作,吐槽室友是我们聊天时的主要内容。
“我想搬家,我受不了她了!”
“她的衣服放洗衣机几天了都没拿,啊真烦人!”
“她又在群里吐槽有人把垃圾扔她垃圾桶了!太双标了!”
后来,她还是搬家了,她说总算明白了有些人之间就是气场不和相处不了,勉强住在一起只会让她更加苦恼。
如果我是她,应该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吧!

我问过她有没有想过回家发展,她说她如果没有出来,可能会一辈子都待在家乡的小镇,可是现在,她见过外面的世界,早就已经不想回去了。
父母看她年纪不小了,想让她回来过安稳的日子,好好找个男人嫁了。
她说:“我正在向他们证明,女人的归宿不是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女人的价值也不是相夫教子。”
我肃然起敬。
我想我和朋友的根本差别在于,我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不一样。
我想要的稳定,老家可以给我,甚至在稳定的基础上,我可以得到的东西更多。而朋友想要的挑战,这些都是上海可以给她的。没有谁比谁更好,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只有在北上广住城中村,才叫奋斗吗?不是的。
奋斗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这个时代我们实现价值的途径还有很多很多。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