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化、数据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OA办公,尤其是像钉钉这样免费的轻OA办公软件的普及,把更多企业的审批搬到了线上,方便审批的同时,也让更多老板对集体与分权产生了困扰。
随着信息化、数据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OA办公,尤其是像钉钉这样免费的轻OA办公软件的普及,把更多企业的审批搬到了线上。原来一个审批文件,需要找各部门、各领导流转签字,腿都会跑酸,现在通过OA软件可以轻轻松松解决。
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领导在使用OA时,尤其是手机端进行审批时,变得习惯性点击“同意”,原本线下面对面的审批,也许还能多问两句,到了线上不管出于对发起人的信任,还是审核人的偷懒,审核、审批变得更加轻率。
所以这两天老板也多次强调,各级审核人员必须要清楚自己要审核什么?于是为了更好规范大家的使用习惯和提供一个审核流程的框架,发了点时间,给发起人和审核、审批人编写了个“6W2H”原则:
what:具体申请事项是什么?是否描述清晰?内容是否完整?
why:为什么要发生这个费用?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理由是否充分?目的是什么?是否有必要?
where:费用应用于哪里?哪个项目上?是否准确?
when:何时发生的费用?何时发生的事情?什么时间完成?时机是否合适?
who:谁在经办执行?谁在承担职责?
whom:费用支付对象是谁?采购的供应商?客情客户?委托外包商?是否属实?
how:费用是怎么发的?是运费?差旅费?招待费?对应科目是否准确?事情是怎么做的?存在的风险点?
how much:费用标准是多少?是否超过预算?数量多少?性价比是否合适?
除此之外,还给审核人提供了一个OA审批意见的参考公式:
审核/审批意见填写建议格式:表明立场(同意或不同意)+简单复述事实+(特殊事宜说明)+提要求或建议
例:同意该项费用申请。因会议室日常开会需要,增设共用电脑一台,请行政人员货比三家,严格按照申请预算执行采购。
老板之所以对审批流程中的空白意见感到不满,更多的是对管理人员尽职性的忧虑,以及对层层上传信息的不可掌控的焦虑。各层级管理人员重复性的审批意见只会影响流程效率,而也只是给了老板一个心安。
以上的行为,只是短期的应付之法,其实归根结底,是企业在授权体系上出了问题,中层不担责,高层不放心。公司从小发展到大的过程,是一个集权走向分级授权的过程,企业小时,集权的决策高效,但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的集权就可能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同时层层的审核也让中间层变得不尽职,集体决策变成集体免责,还导致流程的冗长;授权若不清晰,缺少监管,又有可能变成放任,滥用权力,权力寻租,让企业老板变得更加不安。
企业如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立一套权责体系,把老板集权式的“人治”变成权责清晰的“法治”体系,让风险防控与高效运行得到充分平衡。
接下来要做的,也许是如何对公司进行流程改造与权限体系的建设。

R弟学习时刻,越学越快乐。集权与分权,如果你是老板,你又会怎么选择呢?有不同见解,欢迎讨论,你我教学相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