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史札记——殷本纪(七)

读史札记——殷本纪(七)

作者: 已锁定 | 来源:发表于2023-11-19 08:44 被阅读0次
《殷本纪》节选

之后就到了盘庚的故事。殷商的帝王30个王,除了开国的商汤、灭国的纣王,应该就是盘庚的知名度最高了。

盘庚的主要政绩是进行了一次殷商复兴运动,复兴的是成汤之道,当然都城也最好回到龙兴之地,西毫。

五迁,汤自南毫迁西毫,仲于迁隞,河直甲居相,祖乙迁耿,盘庚再迁回西毫这个成汤所居的故地。实际上盘庚是自奄(今山东曲阜)迁于北蒙(今河南安阳)。另外国号也改为殷。

五次迁都中的“河直甲居相,祖乙迁耿”这两次是比较特殊的,很有可能是以继承人的根据地为都城,也就是迁都发生在即位之前。

盘庚迁殷方向

关于盘庚迁殷,看似简单的事实背后,却有不少的疑惑。

“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这里各家的理解出了分歧:第一种可能:这个时候盘庚即位的地点是在奄。方位确实在黄河以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从奄渡河而南,而且是“复居成汤之故居”,这个故居只能是商丘(含南北二亳),这里也是契的“先王居”。但是按照这一种说法,后面的“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就应该是在商丘。这一点已经为考古学所否定,因为商丘考古没有发现晚商文化遗址。那么就只有第二种可能:这里的“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的河北是殷墟(即北蒙)。这一点也得到了大多数史学家们的赞成。

但是接下去的内容显然是史学界产生混乱的关键:“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在位二十八年。”这一段理解上要紧扣这样几个关键词:

一,“乃五迁”意思是“一共迁徙五次”,这说明是第五次迁徙而不是第五次迁都;

二,“遂涉河南,治亳”中的河是黄河还是洹河?,《盘庚》中也说到“惟涉河以民迁。”这里的“河”究竟是黄河还是洹河?这里是整个盘庚迁殷历史事实的核心所在。有关盘庚迁殷的所有攻讦,误解以及绵延几千年历史的学术争论全部维系在这一个“河”字之上。

先秦的河是一个特指:黄河。但是,在具体渡黄河的问题上,用“惟涉河以民迁”的准确提法应该是“惟涉河南以民迁”。在《十三经注疏》的争议和注疏里,提到黄河一般是说“西河”“南河”和“东河”,而且不加解释。说明当时大家对黄河所分成的三段已经习以为常了。

有关“河”这个问题不能形而上学地理解。盘庚对于洹河两岸的公卿民众说河类似一种口语,它一定是指洹河,民众眼中的河一定是洹河。也就是当地的母亲河。每一个地理区域的民众对于他们地理区域的河流一般都是称之为河或者大河。洹河南北的人民所称呼的河应该是洹河而不会是黄河。这个问题的理解是解开全部盘庚迁殷这一历史事件以及前后相关事件的钥匙。

“惟涉河以民迁”盘庚用涉河的方法把民众迁过洹河。请思考盘庚说这些话的地点,盘庚是在洹河北岸说这一番话的。也就是说盘庚应该指的是眼下的这一条河——洹河。

相关文章

  • 读史简论三(殷本纪)

    读史简论三(殷本纪) 自契至汤,凡八迁。以河水改道,土壤退化,夷人凌侵,地少食众故也。 时人曰:汤...

  • 读史——《史记·殷本纪第三》

    1.殷商的帝王名字真是无力吐槽: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天干做名字真的好记吗。 2.汤捕猎的思想和姜...

  • 读史简论五(秦本纪)

    读史简论五(秦本纪) 蜚廉、恶来,赢姓子孙也。蜚廉善走,恶来有力,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武王伐纣,父子与纣俱...

  • 殷本纪

    《殷本纪》出自《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作者为我国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1...

  • 殷本纪

    帝喾的次妃简狄吞吃玄鸟蛋而生契,契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任命他为司徒,本着宽厚的原则,施行五伦教育,最后被封在商...

  • 读史简论七(项羽本纪)

    读史简论七(项羽本纪) 秦始皇帝巡游,至于吴,项籍观其盛大,曰:彼可取而代也。 及其行略定秦地,屠咸阳,杀...

  • 十二本纪 · 殷本纪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

  • 读《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评史)

    南河沙读: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

  • 《史记•殷本纪》之殷商盛衰史

    殷之始祖名曰契 其母名字为简狄 帝喾妃中位居次 食玄鸟卵孕生之 大禹治水契功高 帝舜命其掌五教 赐姓为子封地商 百...

  • 看《吕思勉读史札记》

    《吕思勉读史札记》是作者史学论著的一个大集,这一本《吕思勉读史札记》是后人根据吕思勉先生的笔记和论著整理而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札记——殷本纪(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op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