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追求.在一个阶段呆久了,你会微微的感觉有点不舒服,但是这种不舒服,只要你稍微克服一下也能过去,但是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围绕着你。
以前很喜欢做的事情,突然就觉得好像没什么意思了.以前喜欢在一起聊天的朋友现在也觉得好像没有什么可聊的了。
这种淡淡的忧伤会越来越强烈,它在促使你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改变。他在提醒你,你在这个地方已经呆得够久了,你需要向新的方向进发。
而改变的第1步是舍弃.爱因斯坦说过,持续不断的用同样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就叫荒谬。
所以想要通往新的不一样的明天,我们需要采取的方法是新的方法,旧的方法就要被舍弃。
如果你正困在想要改变,但是不知道怎么改变的困境中,日本作家椎原崇的新书《习惯陷阱》可以帮助你走出困境.
《习惯陷阱》这本书提醒我们不要困在旧有的习惯中,如果我们想要走向新的明天,我们就需要培养新的习惯,在培养新的习惯之前,需要舍弃旧的习惯。
习惯陷阱01 舍弃旧的规则
规则是用来打破的.
规则是为了约束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跟随着我们状态的不一样,旧有的规则也不适用.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习得性无助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
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为什么会习得性无助?是因为那只狗以为只要蜂鸣声响就会电击它,忽视了周围的环境已经变了,笼门打开了,它其实可以不必呆在笼子里忍受电击了.
旧有的规则犹如牢笼,如果我们已经在忍受电击,我们就要勇于去打破牢笼,走出去,会看到更大的世界.
02 舍弃“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的习惯
一诺千金是长辈对于我们的教导,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才是君子之道。
但是如果我们之前说过的话,只能对当时的情况负责,对现在已经不适用了,我们还要继续去遵守这个规则吗?
这就好比我们一直在错误的方向前进,明明知道自己错了,还不去改正。
我们的人生状态在不断的改变,我们说过的话在当时是重要的,但是现在已经不重要了.而我们更要注重的是现在的状态,现在的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现在想要的状态和以前说过的话有抵触,我们就应该果断的舍弃以前说的话。
03 舍弃时薪的观念
以往我们想要大幅度的提高我们的收入,我们的做法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能,以提升我们在单位时间里面内能够获得的报酬。
但是这套做法在现在的社会已经行不通了。因为我们每个人能提供的劳动时间是有限的。
而实际上我们的收入等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做的事情到底对谁,对哪些事情有贡献,我们要把重心放在更有贡献这件事上。
简单的说就是用事情的质来换取事情的量。
想要走向新的明天,我们就要选择不同的路径.旧有的成功的方法把我们带到了目前这里,但是我们想要去往新的地方,我们就需要开拓新的疆土,我们需要用到不同的方法。
舍弃是改变的第一步,不仅要舍弃那些坏习惯,更重要的是要舍弃那些旧有的成功的经验,以空杯心态去迎接新的明天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