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作家有每个作家的风格,李娟儿的文字,总让我感到不可思议。你永远不知道她下一秒会说什么。
比如,在文章《点豆子》一文中,“我帮陈家点花豆子的时候,偷了一大把,全是最漂亮最饱满的。回家后犹豫了好几天:是种在花盆里好呢,还是穿成手链子呢?”读到这里,你是不是跟着作者的思维思考,她是穿手链子了吗?可是,她并不按常理出牌,她写道:“结果却被我外婆看到了,她非常高兴,趁我不注意,炖肉时全煮进了锅里。”这个结局你想到了吗?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抿着嘴,会心一笑?
李娟的文字,简直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不是平常人的思维。她的笔风像三毛,但比三毛的思维更开阔,天马行空。语言自由地让你触摸不到边际,她带着你在语言的广袤天地里驰骋,你永远不担心走到尽头。要有多自由,就有多自由;要有多新鲜,就有多新鲜。
一位作家曾说过:常用汉字也就2000多字。就看你怎么组合了。李娟就是把看似不相干的词语,来了个混搭,搭出了语言的新时尚。她写得事儿都是平常百姓事儿,但是经她一雕琢,这些小事儿却是那么有意思,有烟火儿气儿。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忍俊不禁。比如:《金鱼》一文中,“那次搬家,一到地方,就立刻给冰凉的房间生起炉子,然后把鱼从怀里掏出来(呃,怕冻着,兜在盛了水、扎紧口的小塑料袋里了),放进换了新水的鱼缸。再把鱼缸高高放在最暖和的地方:铁皮火墙上。后来给忘了这事,铁炉子烧得通红,火墙也滚烫,鱼缸水直冒烟······鱼就给煮熟了······”简直就是段子高手,搞笑大师,你读她的文字,不知疲倦,总是牵着你,读下去,读下去。
我一直在思考写作这件事儿,到底需要教吗?我又觉得写作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读中悟出来的。这几天,也在读铁凝的《一千张糖纸》一书,我发现铁凝东拉西扯,就能扯出两三千字得文章。她总能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件事儿,生出好多事儿,看似不关联,却又佩服她的发散性思维,像蜘蛛织网,越织越大。所以,我又觉得在孩子写作这件事儿上,不能限制他们的思维,模式不能限制,但是要规定字数,写得要多。要培养孩子的扩写能力。有的同学写得就像兔子尾巴一样短,就是没有打开思维。每天,要训练孩子的是写作发散思维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