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线上课堂54期正心班学习第103天
时间:2024年7月26日
姓名:张廷斐
地区:上海青浦
志愿:我立志成为自省、利他、致良知的践行者,从心出发,保持觉知,感恩生活,积极阳光,爱己及人,传播圣贤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当|下|即|未|来|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金山文档】 正心1班功课打卡表
https://kdocs.cn/l/cua3hfScQbKQ
今日功课
1、读原文一遍✔:2分
2、准时上交功课✔: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2分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
5、写读书践行心得✔:30个字以上 。2分
7.22 立志的重要性
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真正立志于道德修养,那么功名利禄就不足以让他心动;如果一个人真正立志于功名利禄,那么富贵就不足以让他心动。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决定了他对待事物的态度和选择。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道德修养,那么他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内心成长上,而不是外在的名利;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功名利禄,那么他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地位上,而不是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因此,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
7.23 起点决定终点
阳明先生的哲学思想中,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在他的心学中,“立志”被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意味着一个人若能立下成为圣人或贤者的志向,并持之以恒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最终就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阳明先生进一步阐述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即知识和行动应当是统一的。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内心志向(知)和外在行为(行)应该是一致的,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自我修养来达到所立之志。
当我们谈论到个人的发展和成长时,起点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终点。这里的“起点”指的是一个人的初心、志向和所选择的道路。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高尚的目标,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很可能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相反,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或者立下的是平庸之志,那么个人的成长可能会受到限制。
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和修正,确保我们的行为与我们的理想相符,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贡献。
7.24 志向的三个层次
志向有三个不同层次,每个层次都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
1. **志于道德**:这一层次是最为高尚的,它要求我们立志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追求内心的光明和纯洁,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这种志向超越了物质和名利的追求,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升华。在这个层次上,人们不再被外界的功名利禄所动摇,而是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成长和提升。
2. **志于功名**:第二层次的志向是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虽然这个层次依然涉及到对外界的认可和成功,但它强调的是个人的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在这个层次上,人们追求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虽然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金钱和名誉,但这些都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实现更高目标的手段。
3. **志于富贵**:第三个层次则是完全基于个人的私欲,追求的是物质财富和享受。这种志向缺乏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忽略了人生真正重要的事物。
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划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真正的志向应该是关于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仅仅是追求短期的物质目标。这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人生目标,确保我们的行动和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
7.25 致良知
在探索致良知的道路上,老师所描绘的确实是一条既崎岖又光明的路。这条路象征着内心的净化和自我提升,是阳明心学中的核心思想之一。王阳明提出,人人都有一颗本自光明的良知,但往往被个人私欲、好胜心和傲慢所覆盖。要想真正实现“致良知”,确实需要经历一个自我革命的过程。
在心学中,"致良知"不仅是一个哲学概念,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认识并克服那些阻碍我们达到内心真实、善良和智慧状态的种种内在障碍。这些障碍通常包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地位的渴望、名利的贪婪,以及所有形式的自私欲望。
认识到它们的存在,首先是承认这些私欲存在,并且了解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决策和行为的。然后通过日常的省察克治,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找出那些由私欲驱使的时刻。
7.26 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时间飞逝,转眼间,正心班的学习已经暂告一段落,感恩博仁导师和大爱付出的老师们,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积累了知识,更促使我深入思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人?
我有幸参加了上海的线下学习大会,并担任了志愿者,亲自迎接了博仁导师,这是一段极为荣幸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是一个参与者,更是服务者,得以从不同角度感受会议的魅力,也有机会与导师近距离接触,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极其宝贵的品质和知识。
我还参与了孝善文化馆的活动,聆听了许多触动心灵的故事,尤其是王春来和他母亲的故事,还有“家和万事兴,媳妇是中心”的理念。这些故事和理念深深影响了我,让我认识到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这不仅仅是对个人角色的认知,更是对社会和谐稳定基础的一种理解,从中受益匪浅。
通过这些经历,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感动转化为实际行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正心”和“孝善”的价值。我希望能够将学到的理念运用到个人成长和家庭关系中,努力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有智慧的人,不断传递正能量,影响身边的人。
此外,我也期望自己在未来能更多地参与到这样的学习大会和文化活动中去,不仅为了自身的成长,也希望能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每一次的学习和体验都是塑造自我、服务社会的重要步骤,我将持续走在这条充满智慧和爱的道路上。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做圣贤文化实践的榜样,
为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