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公众号一篇文章《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看到标题,突然感觉有种共鸣。我最近也纠结在这个问题中。
练习瑜伽,质疑声:你办年卡了?能不能减肥?你有没有瘦呀?
我:现在回想最初决定练习瑜伽,就只是为了能坚持锻炼身体加一点减肥。去年为了缓解工作压力,锻炼和读书两者并行,锻炼因为冬天没坚持下来,今年由于身体和体重,想把这块坚持下来,为了合理利用时间,把锻炼放在中午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上,没想到效果不错,收获颇丰,前面也有介绍。现在我的心境已不是最初的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我要坚持下来,先定个五年吧。坚持练瑜伽的会懂这种感觉,从心到身的变化,漫长的过程,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看书(阅读),质疑声:你怎么看这乱七八糟的书?对工作有帮助吗?
我:最初读书,有跨入三十岁这个坎的茫然,也有缓解工作压力。至于工作相关书籍,或者非工作相关的,看你怎么去定位,我看书只要是与我目前生活相关的,我都愿意去看,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很注重问题的解决方案。现在网络四通八达,很多人习惯性搜索引擎(包括我自己也有这个毛病),这是一种偷懒的表现。等你浏览一圈,发现问题又回到了原点,还是需要自己去尝试,而你的基础太薄弱,你明白了你需要去巩固基础。而网络上被认可的都是基础理论,其他的回答可借鉴的概率太低,所以我自己总结了下,与其在网上各种引擎搜索,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反思,答案往往已经在心里,只是被其他给蒙蔽了;工作上的问题都是基础打牢了,其它都是基础的延伸,需要多去尝试。所以我觉得多看书,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急不躁,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就是我坚持读书的原因。
当然从一个不爱读书的跨越到爱读书,需要慢慢过度,锻炼自己静下心来,当你能静下心来,后面不管看什么书,都可以认真读完。因为这个习惯养成后,你的大脑就只会接达命令。有段文字很喜欢:
欢喜时,读书如同拈花微笑,然后从云端跌入尘下;
悲伤时,读书恰似长歌当哭,然后从伤口长出新芽;
早起读书如同清风拂面,获得一天的活力;
睡前读书如同温水浸沐,洗去满心的浮躁;
读一本好书,如遇故人,三生有幸。
被人质疑很正常,重要的是自己能否看清自己。
质疑过后,我并没有急于去解答我为什么这么做,一笑带过。我们处于不同认知水平,这个差异已然决定了彼此很难聊到一起,而凡事想争个明白,其实不过是在自寻烦恼罢了。况且如果我去争辩了,那我注定也会沦为你那样子的人了。
不是所有人都处于同一层次,当我们生活中不被理解时,先不要急着去争个输赢。想清楚,对方是否能配得上你的解释。
下面引用文章的一段话:
世界之大,人都有三六九等之分,我们无法改变身边人的品性和素质,但庆幸的是,我们有选择远离他们的权利,不与他们作过多无谓的争辩和纠缠,这就是对于自己最大的保护。
这并不意味着软弱或退让,而是当你耗尽了精力,却难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距。你终会明白,最好的发声方式,莫过于少说话,做好自己。
以上是摘自文章的内容。
其实最近我也犯了用自己的思维去批判他人,过后我就后悔了,我凭什么去批判他人,我看到的只是别人展现给我的一面,还有很多我看不到的。以后不要随便去评论他人的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生活就是一台话剧,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我看到他人的生活,只是他想演给我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而我展示给别人的,也是我想表演的生活的一部分!
做自己就够了,不要轻易质疑自己,但也不可轻易否定他人。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