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一早就收到了很多朋友们的祝福微信,诸多思绪涌上心头,随笔记之。
01
在我18岁之前,一直是生活在一所大学校园里的,周围全是老师。
这所大学位于一座江南小城。我幼年时,它的简称是“农机学院”,后来改名为“江苏工学院”。这个名字用了很久,直到今天,有些老一辈的人还这么称呼它。我上了高中,它又改名为“江苏理工大学”,不久后定名为“江苏大学”(我觉得这下应该不会再改了吧)。
“江苏大学”这个名字倒是很大气,不过也常被外地人吐槽“江苏大学”居然不在省会南京。而且“江苏大学”也会和隔壁城市的“江南大学”争抢“江大”的简称。
从小混迹大学校园,里面到处可以碰到校长、教授、老师,在年少的我看来,老师这个职业也没啥稀奇的。
有件小事,说来惭愧,我以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工作都是有寒暑假的,直到上了高中,我才知道并非如此。
02
全世界的小学生都要写一篇著名的命题作业:《我长大后想做什么?》。
在我们那个年代,科学家、警察、老师等等这些职业属于标准答案。坐在前排的女生写她想做老师,多年后,她真的如愿以偿了。
曾经那个少年的我有想过长大后做老师,但是最后并没有写出来。因为我觉得老师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我觉得自己“不配”,但一颗“种子”却由此种下。
之所以我有这样的想法,是从我的小学老师那里获得的感受。
小学班主任蒋玲老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整跟了我们六年。今天回忆起来,她对学生那种亦师亦母的情感非比寻常,对我们童年时期价值观的塑造也影响颇深。
蒋老师的教学功底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她那种强烈的道德感与责任心,给我幼小的心灵以巨大的冲击,让我对“老师”这个职业产生“敬若天神”般的崇拜,哪敢妄想“染指”。
03
另一位对我影响很大的老师是初中班主任陈素琴。
当年的她年轻活泼,思维开放,颇为亲和,常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以至于我们这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在老师面前往往是没大没小的。
还记得,她会在户外下雪时不上课,带着大家去操场上玩雪;她会布置罚抄任务后,又心疼学生抄得太辛苦;她会在学生摔破了头时,不顾血渍染红衣服,背起学生就往医院里冲…
不得不说,在我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这两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老师(恰巧她们都是语文老师)是莫大的幸运。
当然,在我的学生时代,还有非常多优秀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获得了知识的给养和做人的道理。时隔多年,如果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们能恰好看到这篇文章,我想说一句: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04
离开校园后,“老师”这个词语似乎就很少出现在我生活里了。
不过,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很喜欢分享的人。工作上,我会“利用职务之便”,拉着我的下属听我“讲课”。后来,我也成为了公司内部讲师,也颇受好评。
也许是因为受到学生时代的老师们那样的感染,也许是因为自己“好为人师”的性格,也许是因为享受被人尊敬和教书育人的成就感,总之,我内心中的那颗“种子”开始发芽,越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站在讲台上,成为一名老师。
在我脑海里,常常幻想着自己在退休以后,重新回到校园里,给年轻人上课,哪怕不给钱我也愿意,只为了知识经验的传承和教学育人的快乐。
多年后的一天,我坐在一趟去往远方的大巴上,望着窗外的景色发呆。突然,一个念头划过脑海:我为什么要等到退休后才成为老师呢?人生苦短,既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可以早点去做呢?
想通了这一点的我异常兴奋,于是马上行动起来。
05
若干年后,猛然抬头间,我发现周围乃至整个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老师”。某些专业领域的从业者成了老师,互联网上各种新兴职业的成了老师,连一些岗位上的公务员也成了老师…网上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关于“老师”的负面的段子。
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师”这个词的定义在不断扩大、延申。
职业本无贵贱之分,“老师”的大众化、平民化,能让更多的人成为终身成长者,这是好事。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所谓“教学相长”,所谓“天下无人不可以为师”…在我看来,老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状态。
至少,在别人对我的很多称呼中,我最喜欢的是被叫做“赵老师”。
06
事实上,我是一名混迹职场的培训师,广义上,尚可自称“老师”。多年来对老师这个职业,也有一些感悟。
为人师者,切忌妄自尊大。社会时代在发展,知识信息在迭代,作为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升级,否则只能固步自封。
为人师者,心态要调整,既要有专业权威,也要有服务者姿态。新时代的老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发掘、启发、点燃”,要为人师表,要以身作则。
曾经有人问我: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
记得我回答是两句话:一,成为一名好老师,要有天赋的;二,更重要的,要有对教学这件事强烈的热爱。相较而言,天赋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有了极度的热忱,才能有对专业知识的不断钻研和打磨,才能有对学生的投入的真心、爱心、用心,才能有耗费心力而无怨无悔的状态。
以上随笔杂感,笑纳可也。
赵冰写在2020年教师节,送给天下所有老师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