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从2018年吹到了2019年。在这个有点冷的冬天,互联网从业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各种危险信号。停止校招、裁员、降薪、甚至破产等等让互联网从业者心惊的消息接二连三。
2月15日,滴滴CEO程维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对非主业“关停并转”,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裁员15%,涉及员工超过2000人。而同期,魅族、美团、美图、斗鱼、知乎、摩拜、唯品会等等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头部企业都宣布了不同程度的裁员信息。似乎所有企业都认为,安全度过“寒冬”的有效方式就是精简人员,进行所谓的“人员优化”,不同程度的开源节流来保障自己的企业不在寒冬中无力支撑。

2月20日,京东刚放出一个大招: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让人觉得,巨头企业都开始顺应了“裁员”的趋势,这轮寒冬真的不好度过。
而大家的技能都还在冷却CD时,2月25日,强东大叔又使出了一招必杀——新增岗位需求预计1.5万人,其中京东物流新增1万人,招聘对象以一线员工及基层管理者为主,零售子集团等板块的招聘方向将主要聚焦于提升用户体验等领域。
此前,阿里巴巴集团负责人明确表示不会裁员,相反将继续开放招聘,扩大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同时投入更多的平台资源,帮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早在2018年第四季度,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就显示,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3%。这一数据似乎从侧面印证了,多数互联网公司正在进入“低谷”。
不过,根据BOSS直聘春节后首周(2月9日-2月15日)发布的人才市场供需动态洞察来看,2019年春节后首周人才需求同比2018年增长了52%,这其中,互联网仍是人才需求最旺盛的行业——换言之,在大批“裁员”动作的背后,互联网行业仍在试图通过人才引进寻求突破。

如何度过这个寒冬,彼特绿洲一直认为“裁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方式。相反,能在资本寒冬中坚守企业本心和各类产品品质,不以裁员为措施,而是将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重新编排,同时更好的梳理岗位编制;进行查缺补漏,调岗分配。这样,人力资源才将得到重组与最大化的能效发挥。
同时,积极布局企业在2019年的战略规划,让每个员工都在各自的岗位产生价值。且提升绿能的价值体现,使所有的员工以及用户都能得到应有的更好的收益。

互联网行业确实是一面镜子,互联网巨头的“逆势”扩招,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为稳定就业做出的巨大努力,以及通过发展与改革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