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两个孩子播放火火兔,里面讲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孩子奶奶对着三个月的小宝哄着玩似的说:“以后你长大也要把大梨让给哥哥吃。”大宝在旁边不吱声。我跟他说:“那你能不能把大的给妹妹吃?”他顿时喊起来:“她是小的,本来就应该吃小的!”我问他:“你为什么不能像孔融那样呢?”但又不希望他为了迎合大人,而故意去说取悦于人的假话,比如“要把大的给妹妹”。
道德教育在这里不知道要怎么进行了。
恰好刚才看到了关于幼儿教育的一段话:
“道德规则追求的是自律和利他,它要求人人都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要求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将这一规范当作处理一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学前期的儿童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基本特征是自我中心,即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想象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是怎样的。幼儿常常处于自我中心的状态,幼儿的交往必须以满足其自身合法利益为前提,只有在满足其合理需要的基础上,才能逐渐帮助幼儿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
如果我们一味要求幼儿“盲目利他”,势必造成幼儿行为的”表里不一”和教育行为的“强制灌输”。幼儿不能理解“谦让”的意义,反之,所谓的谦让却成为他们压制别人、获取自利、达成的工具。”
这段话真的是及时雨,道德教育如果违背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或者说违背基本的人性,反而会成为诱导孩子走向虚伪的扭曲教条。我们的社会里有太多政治正确的大假话,大空话,太多道貌岸然的迎合表演,掩盖了事实真相,防害了科学正义,降低了发展效率。但是,伪善的教育也许已经成为社会惯性,无法根治。
不过,不管怎样,我们至少可以教导自己的孩子宁愿真诚地“自私”,不要取悦地伪善,当然最好是心存真诚的善念,培养阳光的心态和道德自律。
那么,一个大梨和一个小梨,哥哥和妹妹怎么分呢?还是石头剪刀布听天命吧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