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人生轨迹走不出这两条线,个人的努力、运气不过是让我们在这两条线之间做微调而已。
命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
从事物本质出发,找到那些随大流的人忽视的机会。
互联网对他来讲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
原有产业才是每一个创业者应该思考的入手点。
小公司要做的不是和大公司比拼人家已经做的很好的技术,而是去和现有产业合作,使用新技术完成升级。
谷歌遇到了无数难题,它的工程师本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将遇到的问题一个个解决。
一锤在手,满眼都是钉。有的创始人是产品经理,放着很多需要他决策和审批的事情不做,一定要每天花好几个小时试用产品,直接给工程师们提产品建议,把自己搞的很累,又让下面的人无所适从。同样,一些天使投资人,一旦发现所投资的公司没有达到目标,就自己跳进去当临时CEO。
小公司创始人应该做好三件事:1.招人。必须招有主动性的人。2.确定员工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怎么做。3.确立企业价值观或文化。(我要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事情一定做彻底,不仅能学到更多还能够为自己赋能,多么让人兴奋呀。以后就不怕麻烦,主动张开怀抱迎接麻烦)
设置一个对公司长期发展有益处的收益函数,管理会轻松不少。
一切有用的设计都要有取舍,而取舍的原则就是需要围绕最终的目标。
英雄不问出处,缪贤思维的误区。(搞清楚别人是真的对你好还是对你所代表的东西好。)
成功说容易也容易,只要干那些别人既不愿意干又有意义的脏活累活就可以。而不是只盯着那些容易做、利益大的事情。
与其纠结过去的得失,不如提高执行力去不断拓展新的事业,这才是长期立于不败的正道。
炒作“互联网+”概念的人没有成功,而在下面默默地使用互联网技术改变原有产业的人却成功了。
自己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情,有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而不是挤压时间把所有的事情凑合做完。
一个人所追求的不应该是完成了百分之几十的工作,而是做完了哪些重要的事情。
一个有经验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他们,而这恰恰是所有新员工都欠缺的技能。
多思考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在做不完的工作中动脑筋去寻找那些对公司最有帮助的事情做,而不是简单应付老板派下来的任务。
伪工作做的越多,个人进步越慢(告诉自己不可以主动去做伪工作,如果是被动伪工作,那么就可以离开了)
我们常常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
做事前不认真思考,做事时通过简单的试错方法盲目寻找答案。
不注重用有限的资源解决95%的问题,而是把大部分时间精力用于纠结不重要的5%的问题。
10000小时的误区:1.不可以从事低层次的重复。2.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脸皮很薄,也不好意思请教。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然而,简单的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怪圈的。3.有两类科学家,一类是掌握了一个方法,研究什么都是一流的。他们往后的路越走越宽。一类是越走越窄。对外界越排斥。4.10000小时要最大限度的重复第一次努力结果,而不是每次从头开始。(这个我深有体会,自从我变成了一个有耐心,有时间观念的人,做事情再也不着急了,无论是学习、锻炼、工作,都能够应用此道理。受益良多)
三板斧破上述四困境:1.确立愿景——目标——道路。有了愿景,要有阶段性目标,为了实现目标要有通向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可操作步骤。2.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合理之处。3.凡事做记录,避免狗熊掰棒子。
大部分人愿意开头而不愿意收尾,九十九步都走了,就是懒得把最后一步走完。这些人实际上可能和走完一百步的人同样辛苦。但是完成事情的质量大打折扣。(我在生活中也可能常常犯此类错误,虽然好像不记得了。以后少做承诺,做了承诺就彻底办好!)
若是每个人脑子里牢记“瑞士制造”这四个字,在北京或者其他一线城市拥有一套住房的梦想就不远了。
我们考虑当下的工作是为了一辈子的职业发展,首先要有选择地做事情,凡是对将来职业有利的事情,不论是否有报酬,也不管报酬是高还是低,都要做。反之,只是能够带来收入提高,和职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甚至矛盾的事情就不做或者少做。
职场四个误区:
1.工作职业分不清
对待自己的职业,要有专业的工作态度。所谓专业,就是一切以工作目标的达成为中心。专业人士做事情会从职业本身考虑,在工作中要少受负面情绪的影响,避免采用消极手段来应付工作。
2.把自己仅仅当作一个单位的过客,而不是主人
人一旦觉得自己是过客,常常就对很多该完成的工作视而不见。也懒得建立和维护同事关系。虽然他们是想利用这个工作做跳板,但是一旦有了过客心态就容易不求上进,对自己最大的害处是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丧失了锻炼的机会。(刚开始我做的还不错,可是后来我就越做越差了,倘若去了新的单位,我再也不和他人八卦了。会让不太会深度思考的我对公司产生怨念从而影响自己的行动,能够做的更好的时候却做了中等。而且心气神也会被磨掉很多,这个很不好)
3.被语言暴力激怒了之后就乱了章法
4.疏于沟通
四个破法:
1.任何时候要为人谦卑
2.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语言暴力(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施暴者的目的)
3.要永远明确工作不是为了公司或者他人,而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这个既定大方向。(我好像都忘了)
4.注重长期效益。把一件事情放到两三年的时间周期来看这时我们对它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
基层的员工要抬起头,而管理者弯下腰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和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一些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还有一些是自身可控的。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在可控的方面多下点功夫而已。而在后一种因素中,一个人的立意至关重要。目标设置错了,结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一个人如果追求的层次本身就在中下,是不可能靠运气不断进步的。
凡事做到50分是常识,从50分做到90分靠技术,从90分做到100分靠艺术。每一个阶段是不能跳跃的,做到90分我们通过努力都能达到。
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能够过得更好,而不是带来麻烦。对于喜欢的东西如果付出的代价是让生活质量变差就算了
钱是挣出来的而不是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一个人很难用5元办成10元的事情,有工夫费这个省钱的心思,不如多花点工夫去挣到10元钱。
在没有风险意识和有风险意识的前提下,做的事情策略会完全不同。大部分人做事前只会考虑收益,完全忽视风险。
对于那些试图在金字塔上爬几个台阶的人来讲,要做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同时把注意力放到最该关注的事情上去。我们虽然通常抱怨社会阶层固化,但是往下的通道是永远非常宽的,只要稍微不努力或者多抱怨几句,就能往下走几层。相反,往上的通道即使再宽,往上走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找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人,趁着年轻把自己嫁出去。
俗话说,除死无大难。每当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我就想,没关系,我还活着,或者就有希望。
当我们想到生命的意义,站在一生的高度过每一天时,就能活出精彩!
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精力花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下一份工作如果大方向我满意,我会好好发展不再随便更换)
生活中一些捡芝麻行为。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打破头,为了省一元出租车走个10分钟。为了抢个五元红包每隔五分钟看看微信。为了挣个几百外快,上班偷偷干私活。为了双十一抢货不睡觉。为了一点折扣在网上泡两个小时,或者跑五家店。(我有的时候也会干些类似的蠢事,正在改进中。)
这些人的问题不仅在于时间利用的非常没有效率,更糟糕的是他们渐渐习惯于非常低层次的追求。人一旦心志变得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上。
伪工作者就是捡芝麻的典型例子。那些人习惯于做简单、重复、且价值低的工作,因为那种工作不需要太动脑筋,不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但是,人一旦习惯于这种工作,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就做不来了。(工作的路上,时常审视自己,我是不是在做伪工作?2018年1月中下旬,因为一些私人原因,我在工作上十分不能用心。最终的最终,我决定从二月份开始休息。因为我不想浪费自己的时光,钱不是唯一的收获,我需要休息给自己灌注力量。这几天看书,写笔记,让我重获新生。真有一种磨刀不误砍柴功的感受。)
糟糕的思维方式和衡量价值的标准,决定了人不幸的命运。
捡西瓜的人在思维方式上和芝麻的人完全不同,他们不会为那蝇头小利动心,而是把目光放得长远。乔布斯在回到苹果时,发现公司内一大堆的项目和产品都是小芝麻,他在那些项目产品上画一个个画叉,直至剩下个位数的产品,再把它们每一个变成西瓜,这才救活了苹果。
有人说,我没有遇到西瓜啊,其实不是没有遇到,而是因为你满眼都是芝麻,天天为捡芝麻而忙碌,就没有机会练就捡西瓜的能力。
捡西瓜并不难,因为大家喜欢捡芝麻。这个秘密你不妨告诉更多的人,不用怕他们来和你抢西瓜,因为大部分人见到芝麻依然会去捡,捡多了,西瓜自然就留给了你这样有智慧的人。
我做事的诀窍就是少做事甚至不做事。
能够跳出固定思维定式,换一个角度来判断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其次,敢于舍弃。(运用这个原理,2017年的八九月开始一直到2018初,我在工作和生活上如鱼得水。而且工作非但没有耽误,反而比之前的盲目式努力收效甚好。)
我发现,这些人迟到的毛病基本上改不掉,因为他们有一个思维定式,临时插进来的事情必须要做,不做就没礼貌、没面子,或者亏了。其实那些事情如果不做,天根本不会塌下来。
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他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少做事情,而不是让自己更忙碌。
一般人的思维定式,过分地考虑了钱的因素,而忘记了人一辈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想问题,生命是由有限时间构成的,而钱超过一定程度后,其实并不重要了,那么也就容易明白为了获得时间而辞去高薪工作的道理。
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就应该是少做事情,做好事情。在低水平上做很多事情,花两倍时间只能获得两倍收益,但是如果把时间集中起来将事情做的比别人好,两倍时间可以获得10倍甚至更多的收益,这就是我常讲的捡芝麻和捡西瓜的关系。
人有一个弱点,就是见到小便宜想去占,很多利益不舍得放弃。不挣钱是傻瓜,结果把自己搞的每天忙于应付差事,水平没有长进,本职工作可能也没有做好。
人生成功的秘诀在于做减法,而做减法的关键在于能够跳出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找到那些其实无关紧要的事情,然后下定决心把那些事情放弃掉。
每过一个阶段都有人主动退场,请注意,是主动退场。最后的赢家不是一开始跑得快的人,而是为数不多坚持跑下来的人。
聪明人不妨练就一颗永远摔不坏的强大心脏。有一颗强大心脏,自己总是能够不断坚持地跑下去,即使跌倒,也能不断爬起来。如果还能够一边跑,一边欣赏路旁的风景,那就更好了。跑到终点的会是这样的人。
人在运气不好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盲目的努力,而是慢下来思考,有耐心做事情。
摆脱坏运气的关键是耐心。
任何经历只要善于利用都是财富,不善于利用都是浪费时间。一个有心的人,会善于把过去的经历变为今后成功的铺路石。
“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稳得的报酬”
当我们只看到眼前,只看到周围的时候,做了一件好事,受到一些夸奖,就不免沾沾自喜,喜欢拿来显摆。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大时代中,我们做的这点事情,就算不上什么了。我听到很多人讲,自己多么多么忙做的事情多么重要,以至于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但是,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果真如此吗?很多看似重要的事情,如果跳出自己局限来看,都是可有可无的。
演讲不要超过三条,不然大家根本记不住。
既然接受了任务,并非按照要求采取行动了就算完事了,而是需要达到目的。
我们宁可平时少做一点事,让每件事情都产生应该产生的效果,也不要为了完成任务,不讲究效率而做一堆没有用的事情。
我们很多人的一个毛病是,夸自己时不好意思,批评别人时说的很难听而且缺乏根据。赵小兰则相反。
聪明人善于借力。
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
不要给损友第二次机会,永远不要来往。
最好的投资是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因为我们擅长于此。
销售的本质:把钱收回来
所有人都喜欢买东西,而不是被买东西。因此那种求人的营销一定无法成功。有些时候,一单生意如果太辛苦,不如不要做了,因为能够做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低,有那时间和精力,不如去找其他客户。为了让顾客感觉他是在买东西而不是被买东西,与其说服他来买,不如讲清楚你可以给他提供什么价值,让他自己认可这种需求。
和人相处的技巧在于,要让对方感觉对你有所需求。
自己的感悟:
我以前很多时间用来看文学类书籍,这些经世致用的书在我看来都太水了。而今,我才明白自己的愚蠢无知。总是把社会的定义胡乱套用。自从17年读了一些优秀的人的作品,我感觉自己脱胎换骨。做了很多让以前自己仰慕的事情,这些都源于我的思维方式的改变。由此,深深明白,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一定有他们的道理,要多和相关的人事接触。取之精华,指导自己。
在吴军老师这里,当初一下把我撞击的几个概念就是:1.人生没有起跑线,每个阶段都有主动退出的人。赢家往往是坚持到最后的。于是,我再也不担心,我是如此弱小,如此浅薄。人生还长着呢,充满耐心创作自己的瑰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2.我以前只知道,三观不同导致命运不同,然而这其中具体的差异是什么?我一直不明白。直到读了吴军,恍然大悟,才知道原来那样的视角不变,即使有金山银山,最后依然会回到起点。因为没有那种胸怀受得住想要的那种博大。3.终身勤奋。曾几何时,我也想过奋斗到某一天,我就可以享受人生,无需再十分拼搏。虽然李笑来也讲了终身勤奋的重要性,我懵懵懂懂,若有所悟。终究是隔靴搔痒,只知道是对的,不知道对在哪里。是吴军用他的所见所闻让我明白做个终身勤奋的人的重要性,为此,我深深感激。
第一次读吴军是通过赵大哥的分享,第二次读只读了几个部分,因为我又要工作又要考研着实没有时间,可是书到了,我真忍不住翻阅的冲动。只能囫囵吞枣,看了几个对目前的我很有帮助的篇章。这是第三次,系统的读了一篇后,把自己觉得很棒的部分摘抄一遍,终是觉得理顺了。太畅快。感恩!
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常常用来指导自己。他年之后,但愿有机会向吴军老师,当面致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