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检测应用的学习,YOLOv3的模型原理和代码理解,数据集为VOC,框架为tensorflow。内容仅是个人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如有不对感谢指正!
代码先跑起来
0、源码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YunYang1994/tensorflow-yolov3
主要文件说明:
+--core
| --backbone.py:DarkNet53网络结构
| --common.py:卷积、残差等方法的定义
| --config.py:参数设置,包括数据和模型路径
| --dataset.py:数据集处理
| --yolov3.py:整体网络架构
+--scripts
| --voc_annotation.py:生成数据集的txt标注文件
+--mAP
| --main.py:可视化展示各个类别的mAP
--train.py:训练模型主程序
--convert_weight.py:将预训练好的模型参数导入
--freeze_graph.py:将保存下来的模型转成pb文件
--image_demo.py:输入一张图片,输出检测结果图
--evaluate.py:模型测试,生成预测结果的文件
1、准备数据集
直接贴上作者的代码注释:
先下载voc数据集的三部分,包括两个训练集和一个测试集,再分别解压,把/dataset文件夹下的VOC/整理成图中的结构方便程序调用,运行voc_annotation.py,生成训练和测试两个txt文件,最后在config.py中把这两个文件的路径改对。
2、训练模型
运行train.py,迭代30次后在checkpoint文件夹中保存了最后的模型。
3、单个图片测试
先运行freeze_graph.py,把ckpt文件转换成pb文件,文件头的ckpt_file要改成最后保存的模型路径,然后运行,总目录下会生成一个pb文件。
运行image_demo.py,文件头的pb_file路径就是刚生成的pb文件,image_path设置为想要测试的图片路径,需要核对input_size是否合适。
从代码学习模型
一、数据输入
1、数据预处理
从数据集中的图片开始,如上文所述,先运行了一个voc_annotation.py,这段程序对放置好的三个训练和测试集文件做了以下几个操作,以其中一个文件为例:
1、从该文件下/ImagesSet/Main/中得到所有图片的索引字符串,也就是对应图片文件夹中每张图片的名字(不带后缀);
2、根据得到的索引遍历每张图片和它对应的标注信息,它们分别放在/JPEGImages和/Annotations文件夹下;
3、把每张图片的路径和对应标注信息拼接起来,标注信息中包含所有的真实检测框,每个框用五个值来表示(x,y,w,h,Class);
4、把拼接好的信息存储,写成txt文件中的一行。
运行结束后dataset/文件夹下会得到两个txt文件,分别是训练和测试的数据信息:
2、数据读取
训练模型时读取刚刚保存下来的voc_train.txt文件,在每次迭代周期内,利用迭代器得到每个batch的数据,数据格式如下:
其中bs设置为6,416是图片的尺寸,label中的30代表输出标签的维度,3是每个特征点的anchor数,而25则是(bbox位置4+bbox置信度1+bbox物体类别20),bbox中的150是可以容纳bbox的最大数量。在这里把txt文件中的每一行数据做了两个操作:
1、按照图片路径把图片读取进来,作为input_data;
2、把每个特征框分别和三个尺度的anchors做iou,iou值大于某个阈值时,就可以认为这个框属于当前的bbox类(s、m或l),从而将每张图片的bbox归为三类,以及对应的三种标签。
input_data用于输入backbone网络得到预测框,得到的预测框也会有三种尺度,再和对应尺度的真实bbox和label计算loss。
二、得到预测框
1、网络结构
YOLOv3的网络结构很多博客里讲的十分详细,采用了darknet-53的前52层,去掉了下图中后三层结构(平均池化、全连接和softmax)。backbone为全卷积结构,使用了大量的残差跳层;并且为了降低池化带来的梯度负面效果,直接放弃了Pooling,通过将卷积的步长设置为2来实现2倍的降采样;为了实现多个尺度的检测精度,把不同层的输出都送入后续的检测网络,类似FPN的尺度融合,分别对应着sbbox、mbbox和lbbox。
从scale3到scale1,特征图的尺寸分别为[bs,52,52,256]、[bs,26,26,512]、[bs,13,13,1024],感受野从小到大,能检测的目标大小也越来越大。三个scale特征图输出后再经过卷积和拼合,得到了三个尺度的检测输出,即yolov3.py文件中__build_network()的输出:
三个卷积输出代表着将图片划分成不同数目的网格后,每个网格延伸出的预测框结果。以conv_lbbox为例,batchsize先不管,那么这个三维矩阵的其中两维是[13,13],代表着把原图经过卷积运算,划分成了13*13的网格,每个网格以自身为中心会生成三个anchors(相当于预先设定好的先验预测框,网络的输出实际上是这些先验框的偏移量),每个anchor的预测参数有:(4个坐标偏移量,1个目标置信度,20个类别预测),每个网格3个anchor,因此每个网格都对应着3*(4+1+20)=75个值。
2、Bounding box相关
anchor先验框的设定
对于三种感受野的网格图,其对应的anchors尺寸也是不一样的:网格数目少,感受野较大的特征图,用于检测较大目标,anchor的尺寸也比较大;网格数目多,感受野较小的特征图,用于检测较小目标,anchor的尺寸相应比较小。
anchor具体尺寸的设定,则是根据训练集的真实检测框经过聚类得到的,这样能够给模型一个更合适的先验框,避免了手动设定时和数据集不匹配的问题。VOC数据集使用的anchor先验尺寸如下:
代码中没有聚类的操作,这些尺寸信息直接从一个txt文件中读取s、m和l代表三种尺寸的网格图,每个网格生成三个先验框。因为框的中心点已经确定,就是所在网格的中心,所以每个先验框只用两个数值来表示,即宽和高。可以看到感受野越大的网格图,对应先验框就越大。
预测偏移量
在YOLOv2中作者提到,faster R-CNN的anchor机制存在线性回归的不稳定性,因为回归的offset可以使box偏移到图片的任何地方,所以就改用预测相对位置的方法。因此每个预测框的4个位置值分别代表:预测框的中心点相对于所在网格单元左上角的相对偏移量tx、ty,和预测框的宽和高相对于先验框的宽和高的偏移量tw、th。
如图所示,和是当前网格左上角的坐标,和是当前网格先验框的宽和高,那么模型输出的每个预测框,都用四个值来表示。首先,用sigmoid函数把和的值约束在0到1之间,再把这个偏移量加到网格左上角的坐标上,就得到了预测框的中心点,sigmoid函数让偏移量始终小于1,这样预测框的中心也就基本保持在网格内;然后把宽和高的预测值和经过指数变换,乘到先验框的宽和高上,得到了预测框的宽和高。
注意这里得到的,都是相对于这张特征图的坐标,并不是在图片中检测框的真正位置。要得到图片中检测框的位置,还需要根据特征图的宽高和图片的宽高,做等比例的坐标变换:
voc数据集中图片的宽高相等,特征图的宽高也相等,因此可以直接在上乘一个系数,就得到了图片上检测框的真正位置。已知三种不同尺寸的输出特征图分别是下采样8倍、16倍和32倍的结果,所以把得到的乘上相应的下采样倍数即可。
三、计算损失
模型的损失包括三种,分别是边界框损失(giou_loss)、是否包含目标的置信度损失(conf_loss)以及具体类别的分类损失(prob_loss)。
1、边界框损失
首先看一下GIoU的前身IoU,即两个检测框的交并比。IoU的计算方式是,两个检测框的交集比上他们的并集,是0到1之间的某个值,交并比越大说明两个检测框重合度越高。
IoU相同,但是检测框位置不同
但是IoU作为损失函数时有一个问题,它只能简单地反映两个检测框的重叠程度,当两个框没有相交时,IoU无法表示它们的距离,而且当两个框的IoU值相同时,实际检测框的位置可以有很多种可能:
因此,基于IoU存在的问题,YOLOv3中使用GIoU作为检测框的损失函数,其计算方式为:
其中代表和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这种度量方式解决了两个检测框没有相交时,无法比较两个图像的距离远近的问题。
所以,第一项损失就是模型输出的预测框和真实标注框之间的GIoU距离,在代码中实现方法为:
其中,respond_bbox是指每个网格是否对这个真实标注框负责,也就是是否包含中心落在这个网格的检测框,包含为1,不包含为0,这是在数据标注的过程中处理好的,dataset.py的代码中对应方法为:
也就是只要当前网格产生的3个先验框中,和目标真实框的IoU大于阈值(图中阈值为0.3)的就为正样本,置信度设为1,如果3个先验框的IoU都小于阈值,那么这里面和目标IoU最大的标注为正样本。所以,当网格负责这个标注框时,后续的giou损失才有效,当不负责时,整个loss就为0,不参与loss计算。
另一个bbox_loss_scale指的是,给goiu_loss加的权重,它的计算方式就在图中上一行,可以理解为:
因此,当网格对某个真实标注框负责,并且预测框相对于图片的比例越小,对应的损失权重就越大,总体效果就是增加了小目标的检测精度。
2、置信度损失
第二项置信度损失,就是上述每个网格是否对这个真实标注框负责的准确度评价,不管当前网格内有没有负责目标,都需要计算当前的判断是否准确。
模型采用输出置信度conv_raw_conf和真实标注信息respond_bbox的交叉熵来计算置信度:当网格的预测框包含物体时,应遵循真实标注信息respond_bbox的标签权重,标签为1时才有值;当网格预测框没有物体时,这时标签权重为(1-respond_bbox)*weight,多乘了一个weight,可以理解为把IoU匹配结果较差的预测框也排除掉,不计算它的置信度损失。
把这两种情况下的交叉熵损失加起来,再乘以一个focal权重,代码中conf_focal等于预测置信度pred_conf和真实标注信息respond_bbox的均方误差,最后就得到了总体的置信度损失。
3、分类损失
分类损失也采用了交叉熵的计算方式,当所在网格有负责检测框时,计算真实类别标签和预测类别的sigmoid交叉熵。这里采用了sigmoid而不是softmax,把每个类别的判定都看做二分类的判定,即是属于还是不属于这个类,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允许一个框同属于多个类别。
最后,把这三种loss加起来作为最后的迭代损失,参与模型更新。
图中构成总loss的每一项损失,都是三个尺度预测框损失的和,也即三种尺度的先验框各自独立计算损失函数。而特征融合,是把darknet输出的三种特征图相继整合再卷积,得到不同感受野的预测结果,在测试时则需要统一考虑三种预测结果。
四、测试图片
目前为止YOLOv3的训练过程基本上结束了,从数据准备、模型运行到损失迭代大致能够连通思路,接下来看看测试时是如何工作的。
1、输入图片
读取一张图片,将其整理成[1,416,416,3]的形式,作为input_data送入模型。
2、得到预测输出
模型运行后会得到三种不同尺度的预测框集合,即sbbox、mbbox和lbbox,每个集合里面都包含了在当前感受野下的一个或多个预测框。
3、结果筛选
得到了很多检测框,有可能包含一些重复的、越界的或置信度很低的框框,所以需要对它们进行筛选,这里筛选分为两步:
第一,直接按照几个规则去掉不合格的检测框,比如检测框超过了图片边界的,还有置信度低于0.3的,这些明显不是正确答案的检测框先排除;
第二, 对剩下的框进行非极大值抑制(NMS)处理,算法流程为:
假设一共有n个候选框,根据预测的置信度从大到小排列。
1、从最大的置信度的box开始,分别判断其余的box与最大置信度的box的IoU值,大于阈值时则丢弃,小于阈值则保留,同时保留最大置信度的box;
2、在剩余的box内再次选置信度最大的并标记保留,与剩下的box做与第一步的相同的操作,就这样直到找到满足条件所有的保留框。
代码中IoU的阈值设为0.45,处理过程中每个候选框要么作为当前置信度最高的框被保留,要么在和最优候选框的IoU对比时被淘汰,一直这样操作直到把候选框清零,被保留下来的框就是最后检测的结果啦。
拿两张图片试试:
因为这个模型是直接从头开始训练的,没有加载预训练的参数,所以在有些物体的识别上还存在一些误差。
结束!
参考博客
1、yolo系列之yolo v3【深度解析】
2、一文看懂YOLO v3
3、 深度学习笔记(十三)YOLO V3 (Tensorflow)
3、yolov3损失函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