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现在是女儿最喜欢的绘本,每天她都要坐到我怀里,要我陪她一起读。读到兴起时,还会求抱抱。
整本书只有“抱抱”、“宝宝”、“妈妈”短短的六个字,传递的信息却非常丰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这本绘本《抱抱》。
有一只调皮的小猴子,溜出家门去玩耍。他一路上开开心心,又蹦又跳。走啊走啊,走到了一片大森林,他看到大象妈妈和大象宝宝,它们两个在相拥而抱,小猴子看到这一幕感到很开心,指着他们说“抱抱”。
小猴子又往前走,一抬头看见了变色龙妈妈和变色龙宝宝,还有小蛇妈妈和小蛇宝宝,他们都在树上抱抱。这个时候的小猴子开始难过了,他低下头,邹起眉头,一个人伤心地走了,因为他也想让妈妈抱抱。
热情的大象妈妈要帮小猴子找自己的妈妈,小猴子坐在大象妈妈身上,一路上他们看到了狮子宝宝和狮子妈妈在抱抱,长颈鹿妈妈和长颈鹿宝宝在抱抱,河马宝宝和河马妈妈也在抱抱,小猴子太难过了,终于忍不住了,他趴在石头上嚎啕大哭,嘴里喊着“抱抱”。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了温柔而熟悉的声音“宝宝”,所有的小动物都扭过头去,原来是猴子妈妈啊。小猴子大喊“妈妈”,两个人相拥而抱。所有的小动物们都为他们感到高兴,大家都欢乐地抱在了一起。
最后猴子妈妈牵着猴子宝宝的手回家了。一路上喊着“妈妈”、“宝宝”。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画面也很精美,孩子一看图片就能懂。这样小小的一本“无字书”背后的信息量却很大哦。
一、情绪启蒙书
这个简单的故事里,小猴子的情绪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爸爸妈妈们在给孩子讲绘本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捕捉猴子的不同情绪,有助于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情绪的认知力。
一开始小猴子独自在树林里玩耍的时候,小猴子咧开嘴巴,一蹦一跳的,这时候他的心情的开心的。当他看到大象母子的时候也是开心的,但是看到所有的小动物都和妈妈在拥抱,他就开始变得越来越难过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小猴子也想自己的妈妈了,也渴望自己的妈妈能抱自己。如果小朋友能和猴子产生共鸣,说明孩子对情绪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后来小猴子趴在石头上嚎啕大哭,他已经伤心到极点了。直到后来妈妈出现,小猴子才破涕而笑。
这一系列的变化可以帮助宝宝们认识几种基本的情绪,以及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妈妈们在给孩子讲绘本的时候还可以适当扩展情绪的知识。
二、动物百科全书
除了小猴子,故事中还出现了很多别的小动物们,他们在猴子伤心难过时,真诚地帮助小猴子,最后真诚地相互拥抱,让孩子感受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有爱。
除此之外,如果细心的话,故事中不同的小动物拥抱的方式也不同哦。猴子妈妈和猴子宝宝是用手抱的,大象母子是用长鼻子拥抱的,而变色龙母子是用手拥抱的,小蛇却是用尾巴缠绕在一起拥抱的,还有长颈鹿,他们是用长长的脖子抱着呢。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是女儿问我:妈妈,为什么大象妈妈不用手抱大象宝宝,而是用长鼻子呢?当时我很震惊,两岁的孩子竟然观察这么细致。所以顺着女儿的问题,我就给孩子普及了很多动物知识,比如大象的长鼻子,比如长颈鹿为什么脖子这么长,还有大河马为什么总是住在水里。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一本简单的无字书,竟然让孩子学会了很多知识。
三、看图说话的经典案例
现在幼小衔接课程非常火爆,很多孩子从中班开始学习语文,这里面就包含了“看图说话”这个课程。在我看来,多读绘本比专门学习看图说话有用多了。如果孩子从小读绘本,写作文肯定不成问题。而且很多绘本本身就是很好的看图说话材料,比如这本《抱抱》。
还有一本更经典的无字书《欢迎来到动物园》,都是非常好的看图说话材料。
故事讲完了,别忘了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哦!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想要的爱其实很简单,一个抱抱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