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构建亲子沟通的亲密时刻
我想问问大家,你回到家里的表现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特别放松,特别舒适的状态呢?很想通宵玩手机刷剧呢?
是的,家是让我们放松的地方。这也给了我们刷剧玩游戏煲电话粥的机会。
这个时候孩子与我们沟通会是什么样子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嗯啊地应付孩子,很多时候,孩子说完了,我们还不知道说什么。
因为在家里,我们很容易忘记沟通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很多孩子反映:我爸妈玩手机比与我聊天重要,爸妈忙着玩游戏,哪里顾上我,我才不想跟他们说呢。
很多孩子走到忙着做家务、用电脑或者玩儿手机的家长面前,家长的回应一般是一边继续忙着手里的事,一边嗯嗯啊啊地应付,不仅没有用心听孩子,而且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不如我正在忙的事情重要。哪怕是孩子大声说:妈妈,看着我!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强行把家长的脸扳过来,把家长拉过去。但家长的回应还是:“你说呀,我听着呢!”这样的敷衍,让孩子感觉不到尊重与爱,久而久之,他们就不愿意跟家长沟通了。
想要打破沟通的阻碍,我们一定要留出的时间,专门来与孩子沟通。
这个时候可以把手机关机或者放到其他的房间里,等与孩子沟通完,再取出来。
这样孩子发现你的用心投入,感受到尊重与爱,也就愿意与你分享一些学习中的问题。
但是,我们说的全神贯注不是说过度关注,而是要以孩子的沟通意愿为主,当孩子愿意与我们沟通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用心地回应孩子,当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就不要去打扰孩子。
比如,放学回家后,孩子兴冲冲地跑来与你沟通,这个时候你就要放下手里的手机,仔细聆听孩子,而不是嗯啊哈的应付。特别是孩子说到学校某些霸凌事件,或者老师的事情,你更要全身投入认真询问孩子一些细节,以便及时帮助孩子。
一个孩子在沟通中被关注,被倾听,他会觉得自己被在乎,被爱,内心会更加平稳。
亲子沟通中不妨让我们多一点沟通关注时刻,增加亲子信任度。
好了,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我们来小结一下,沟通中,当孩子有了沟通意愿,我们要主动放下手机,全身贯注地与孩子沟通,及时回应孩子,特别是孩子说到一些霸凌事件或者学校老师的事情时,我们一定要多一点询问。全身贯注不是特别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