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实验

作者: 凡炳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01:29 被阅读20次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 Walter Mischel 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他招募了600多名四岁的儿童参与这个实验。研究人员把他们带进一个房间,房间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颗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孩子,自己有事情要离开一会儿,如果他们回来的时候,孩子没有吃掉棉花糖,那么就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如果吃掉了,则没有奖励。

    结果是,每三位孩子中就有两位吃了棉花糖,有的孩子在房门关上后几秒钟就迫不及待地吃掉了,有的等了一分钟、有的等了五分钟、有的甚至等了十三分钟。而1/3没有吃的孩子,他们会看着棉花糖,不断往后推,甚至舔上一口,或者通过唱歌、踢桌子、闭眼睛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直到研究员回来。

    棉花糖实验

    这是一个跟踪实验。14年后,他们找到了当年参与棉花糖实验的孩子,进行了后续调查,发现那些能够抵抗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上面的表现都比别的孩子好,在压力情景中也不那么容易崩溃。他们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类似我们的高考)考试分数更高,能获得更高学位。另外,这样的孩子会更少地出现例如犯罪、肥胖和吸毒等不良问题。

    至此,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自控力,也就是延迟享乐的能力,是决定孩子今后成就的一个关键因素。

    以下视频当年棉花糖实验的真实影像记录,坚持到最后的小男孩实在太可爱了………

    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的新版本:

    应该说,最早的这个“棉花糖”实验影响了很多父母,甚至有的父母自己在家实践这个实验,希望了解自己孩子所谓的成功潜力,我相信这个实验也影响了很多国内的父母们。但是,如果你只知道第一个“棉花糖”实验,那你的了解是片面的。

    后来,罗彻斯特大学教授 Celeste Kidd,重新做了这个实验。在引入“棉花糖”实验之前,她将孩子分成A、B两组,同时让孩子们和她的同事一起画画,旁边放了一盒用过的蜡笔。有一位同事会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现在用这些旧的蜡笔,或者稍等一下,她会去拿一些全新的更加漂亮的蜡笔”。几分钟后,A组的那个成人拿着全新的蜡笔回来了;而B组的成人空手回来,和孩子们道歉,说,“对不起,我记错了,我们没有新蜡笔了。”

    同样的情况又重复了一遍,这次是许诺有新的贴纸,同样的,A组的孩子得到了新的贴纸,而B组的成人又再一次道歉。经过这两次前期的“热身”后, Kidd开始引入了“棉花糖”实验。结果非常令人震惊,A组(也就是成人两次都兑现承诺的那组)的孩子通过测试的比例要比B组的孩子高出四倍。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不得不说,当我读到这个改良后的实验结果时,内心触动是很大的。我不否认自控力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让我触动更大的是,环境对于孩子自控力养成的影响。当孩子所在的环境可以始终做到信守诺言,即使再小的事,答应孩子就能做到,那这个孩子就会更加愿意自控;而如果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出尔反尔,连哄带骗”,那孩子就会明白“现在吃到肚子里的才是最保险的”,自然不会体会自控力的价值。

    父母和家人是孩子所处环境中非常主要的因素。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孩子“乖、听话”,最常用的招数之一就是“哄骗”,随口许诺:

    “穿上鞋子,待会儿给你买冰淇淋~”

    ——结果妈妈忘记了

    “写完作业,带你去儿童乐园玩~”

    ——结果妈妈忘记了

    “别哭,爸爸上班去了,一下班就回家陪你~”

    ——结果爸爸又加班了

    我们以为孩子小,不懂事,记不得。所以随口承诺,转头就忘。但其实孩子很聪明,很懂事,他们看样学样,久而久之……

    “我现在就要吃冰淇淋!”

    ——即便穿上鞋子,也不一定吃得到啊!

    “我现在就要去儿童乐园!”

    ——过会儿不知道能不能玩,还不如现在就玩起来呢!

    “爸爸你能不去上班吗?”

    ——因为好像每天都不能按时回家陪我!

    信守承诺”这件看起来很easy的事情,我们自己又真的做到了吗?也许,是我们自己一点一点磨掉了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助长了他们“立刻满足”的欲望,失去了等待“第二颗棉花糖”的耐心,是我们,影响到了孩子的“自控力”。

    有父母会说,“那当时的确一忙就忘了,我后来也道歉了啊。”当日盼夜盼的那个期待没有实现,孩子一定会感到失望和委屈,也许他们当下的确原谅了我们,但这种失望和委屈的情绪却一直会在那里。 而如果我们还不断地重复着“承诺-道歉”,那长期以往就会影响孩子对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信任感,就会影响他们很多的决策。承诺是个特别严肃的词语,如果我们无法兑现,请不要随意说出口。要知道出来混都是要还的,“狼来了”的故事说多了也就不奏效了。

    下一次,当孩子又出现任性淘气的现象时,当我们又想用一句轻易的许诺来蒙混过关时,请千万三思。这样的许诺,不仅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当下的问题,还从长远损害了孩子的自控力,得不偿失啊!

    以下为我的总结:

    我觉得,对于拥有自主能力的个体来说,自我承诺也遵循着相同的原理。总是自我食言,更加容易自我放弃。虽然社会结果可控度低,但是提升自我承诺实现度,是很有利于坚持长远的社会价值的。

    所以,家庭承诺 —影响—孩子的自我承诺—影响—社会实现承诺

    对我们具有独立能力的成人来说,主要是后面两部分。所以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努力兑现自我承诺,是获得一切成就信心的根本所在。一起加油吧!

    【以下是一些节选】

    棉花糖实验最初并不是被设计成一个“测试”。事实上,米歇尔自身一直对大多数试图预测真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未来行为的心理测试充满质疑。米歇尔在书中透露,设计这个实验并不是为了去测试孩子们的表现有多优秀,而是为了弄清楚,如果他们想要延迟满足,或者当他们想要延迟满足时,是什么促使他们做到的。

    然而,在棉花糖实验开始多年后,米歇尔开始思考孩子们在实验中的表现是否与他们日后的表现有所关联。

    “我的女儿们也在必应幼儿园就读,多年后我时常会问起她们那些从幼儿园里出来的孩子们都表现如何。与系统性的后续追踪不同的是,这只是一次晚餐时段的闲聊:‘黛比怎么样了?’‘山姆最近在做什么?’当这些孩子成长为青年时,我开始要求她们根据这些人在社交和学业上的表现,从0~5分进行打分。由此我才发现,这些孩子在棉花糖实验中的表现和我的女儿们对他们取得的进步的简单打分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通过把这些评分与棉花糖实验中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我发现了其中很明显的相关性,并且我意识到我和我的学生们必须认真地研究这种相关性。”

    就这样米歇尔对第一批参与棉花糖实验的孩子进行了每10年一次的评估,到2010年,他们大约都到了40 岁。结果就像一开始那样令人惊讶,孩子幼时忍耐棉花糖的能力越强,他们会更有竞争力和更好的学习成绩,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社交能力,中年后对他们的大脑的扫描发现,他们的前额叶皮层更加活跃。

    如果想弄明白这个实验背后的意义已经这50年来的进展,建议楼主看看这本书,听实验设计者自己谈棉花糖实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米歇尔告诉读者,棉花糖实验并非只针对小孩子,所有人在面对人生的棉花糖时刻时都派得上用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棉花糖实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gv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