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说我有佛缘,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佛缘,但是我觉得真正的与佛有缘,最终是与自己的内心建立起深深的联系;当我们心中有佛性,生活自然充满光明与慈悲,你才是佛缘深厚的人。
前天中午1点多钟,许久未联系的老同学忽然来电话,他说:“秀凤想让你到她家去玩,现在我和我爱人正开车去她家的路上,你想一起去吗?”
我说“要不然你和你太太先去吧,我动员我家先生和我一起开车上山去秀凤家”,坐在我旁边的老公说:“你和同学一起去吧,我去不了呀!面发好了,我得马上做馒头”,哦,我忽然想起来今天下午要做馒头,于是,立刻给同学挂电话:“你来我家接我吧”。
他家开车到我家最多只要20分钟的时间,于是我立刻换衣服,带上一杯茶水,再带上一点配茶水的点心,就下楼到路边等同学。
上车以后,又联系了另外一位同学,我们四个人一起去看望这位去缅甸修行四年多的同学。说来也是很巧,他们三位都是当年学生时代初中、高中时期,我们班上的学霸,坐在车上的两位同学,一个是我初中的班长,一位是我高中的班长,那位同学的太太是我学校的学生,兜兜转转大家都是有缘人。
大概是一年多之前,秀凤从缅甸回来后,我和老公到她山上的家里去看望过她,那时候她刚从md修行回来不久。
那次我们听她侃侃而谈,一说就是两个多小时,听的我是云里雾里的,基本听不懂。这次又是基本上她唱主角,我们四个人加上她老公,都完全是听她一个人在讲课(真不愧是大学教授)。
随着年龄的增长,偶尔也会看一些佛学方面的书籍,我的理解和她这位学霸级的人物的理解,肯定是有所差别的,我只是看一些浅显易懂的文章,而她真的是深入用心去学习。
佛教经典《佛说大乘无量寿经》中提到:“言语吉祥,是为最吉。”也就是说,言辞的善良与和谐能带来无量福报,而恶言、妄言、无意义的批评和争吵则会带来恶果。
“ 谦下若水,柔软如风。”这是对修行者最好的期许。修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他人,帮助众生。所以,真正有修为的人,无论地位多高,财富多少,始终保持谦卑的心态,不骄不躁,恭敬待人,心怀敬畏,才是菩萨道的体现。
修行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行为,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它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和社会活动。在佛教中,修行强调对内心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觉察、反省和改变,以实现内在的成长和解脱。
真实的修行是修心,是批改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