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看过两本埃克哈特的书,分别是《当下的力量》和《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这两本书都是讲灵性的书,和佛学相似又有很大不同。
这两本书的观点都讲人要活在当下,保持临在,从而达到“小我”向“大我”的转变。
说转变也并不准确,作者认为对“小我”保持觉知,保持临在,就已经开始突破自我。
特别是《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这本书,里边的观点我都认同,但就是做不到,我相信普通人都难做到。
其实有一个观点,我倒是有更深的启迪。
那就是格局,“大我”应该就是大格局。
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以外在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满足,那么一个目标之后,又是一个新的目标,但人又不可以长期处于成功的状态中,人生起伏是常态,所以从内心的觉醒去意识到:幸福应该是从内心的觉知来感受的。
人在遭遇挫折和痛苦时才会有可能去换一种认知模式,思考什么是幸福,什么又是满足。
才有可能去试着从疲于追求外在满足中抽离出来,开始从内心的觉醒去获得满足。
最后说三句话:
第一句:亲身的经历永远是最好的教材,外在的成功、满足以及挫折、失落等等,都会让你的内心产生或固化一些认知。
第二句:有些观念我们可能可以接受,但没法去实践,但那种观念会形成一粒种子,在内心发芽,说不定就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成为人生活法的一种可能。
第三句:不去评判任何人,更不会去批评任何人,人的一切行动的价值就是以当下的社会集体观念去评判的,人应该有追求不同活法的自由,无所谓好坏,更不能将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强加到他人身上,尤其是我们的子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