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4-16

2018-04-16

作者: ryuukiryuuki | 来源:发表于2018-04-16 09:56 被阅读0次

    最近, Facebook 陷入了“泄露门”事件, 其面部识别软件因涉及侵犯用户隐私遭到起诉。

    其实用户隐私泄漏对于立志卖广告的Facebook来说一点也不奇怪。早在2007年的时候,扎克伯格就宣布Facebook要构建一个app深度融合的新一代平台,打造宏大图景

    要知道现在的美国人手机里大概有几十上百个app,其中大部分app能通过与Facebook的联合登录、用户授权轻而易举地获得用户Facebook上的数据。

    看看美国人手机里有多少app,就知道他们有多少隐私被泄漏了。当然,这一切都在Facebook的构想之中。

    这次真正拖累Facebook的是隐私泄露调查中进入人们视线的一家神秘商业分析公司,其中更大的丑闻引发了政府的关注。

    这家公司叫 Cambridge Analytica(剑桥分析),专攻心理因素分析。只不过比起一般商业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 的思路更牛,他们通过权钱色交易动摇全世界的政治选举。而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刚刚起步(非政治领域)。

    一个顶着粉红色头发的前雇员向媒体透露,Cambridge Analytica 所做的事,就是创造一系列的虚假信息,让人们掉入信息陷阱中,主动去打开相关信息渠道,去相信根本没有在发生的一些事。

    近日媒体公开,Cambridge Analytica 非法从Facebook 获取5000万个个人账户信息。根据Facebook向媒体的最新表态,被泄漏隐私的用户数量上升到8700万个。

    8700万,意味着平均不到3个美国人里,就有1个人的数据被Facebook泄漏给了Cambridge Analytica。                         

    Cambridge Analytica 之所以被推到了舆论的风暴中心,因为其背后操纵的事件实在太高调。

    1.

    Cambridge Analytica 曾经加入特朗普的竞选团队,通过基于AI和大数据的数字广告操纵了竞选结果

    在竞选期间,特朗普的广告通过社交媒体机器人传播复制。这些个大量存在于社交媒体上的机器人程序,充当了特朗普竞选的水军。这些水军每天能发上千条Twitter、Facebook消息试图改变民意。

    基于心理因素数据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 还可以挖掘出网民更加细致准确的心理特征。

    该公司分析发现,特朗普的潜在选民对美国汽车制造话题极感兴趣,于是在大选最后几周,

    特朗普团队决定把最后的精力都集中在密歇根和威斯康星州。

    Cambridge Analytica  还擅长Facebook 用户的心理弱点,炮制假新闻并投放到各个渠道中。

    除了精准定制广告、假新闻,这家公司在政治选举中使用的手法还包括设陷阱、挖黑料、秘密记录

    Cambridge Analytica 的 CEO Nix 和市场总监 Turnbull 在暗访记者的镜头下。他们暗示这些笼络政治家的钱权色交易非常有效。

    当然这家公司后来为特朗普获选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这一切似乎让人们想通了,特朗普是如何打败希拉里的。

    此案一出,Facebook 丑闻升级。尽管诚意满满的小扎甚至买下了9家报纸巨幅广告板块向公众道歉,也丝毫不起作用。只是这锅小扎全背下有点冤,谁让他们的总统爱玩Facebook呢。 

    2.                                                                     

    无独有偶,最近国外一家男同志社交软件Grindr把用户的HIV资料打包发送给了帮助它做软件优化的两家公司,卷入了泄露隐私的指责。

    这些数据一旦被外界获取,用户的生活处境就会变得极其糟糕,特别是在恐同环境中。

    3.                               

    反观国内的隐私问题,虽然远没有激化,但隐私侵权一直都在。

    近日,某个互联网大佬 一句“ 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的言论,引起舆论的反弹。但这句无视用户的言论似乎又戳中了国人的要害。

    比如2018年初,支付宝账单刷屏朋友圈。

    大家晒账单自嗨得不亦乐乎时,全然没有发现账单数据和个性化关键词正在出卖我们的隐私。

    直到有位律师发了微博,大家才发现打开账单的同时,我们居然默认了把自己的收入、存款、不动产等信息卖给第三方机构。

    类似的问题还有最近气炸网友的“大数据杀熟”。

    宰生不如宰熟

    同样的商品在网上买,老客户花的钱居然比新客户多;同一个航班的机票,多搜几次就会涨价,买到以后价格又回到原点;同一段路程打车,用苹果比安卓贵……

    最近,深圳上线了一个闯红灯曝光平台,公示闯红灯行人的照片,姓名和身份证号。尽管在舆论反馈后,信息经过了部分隐藏,仍然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国内国外这么多隐私泄露案让人不得不长心了。

    也愿平台商家们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毕竟豪如facebook也会有焦头烂额的一天。 

    4.

    说到隐私,黑镜四里就有这么一集关于隐私的黑科技幻想

    一位保险员在调查一起交通事故的时候找到了女主,通过记忆提取器读取目击者的记忆,还原事发现场。

    保险员在翻看记忆的时候发现了女主两次杀人的事实,仓惶逃走。女主为了掩盖罪行,跑到保险员家,杀了保险员一家三口,以为消灭掉了所有的证据。

    而在警方的调查中,保险员家一只仓鼠的记忆,成了女主杀人的最后证据。

    这个以记忆提取器为前提的故事让人细思极恐。

    如果科技发展到可以随便翻看人的记忆,那么任何人的眼睛都成了行走的摄像头,所谓隐私也就荡然无存。而小到一个风吹草动,一只仓鼠,就能将真相连根拔起,翻转天地。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享受技术带来的高效率和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身暴露在了潜在危险中。

    当有一天,这些早已离不开的 “黑科技”进化到比我们自己还了解自己,我们便离黑镜中的乌托邦世界不远了。

    回头看看当前Facebook的境遇也蛮惨的,共享客户数据的公司又不止这一家。但在风口浪尖上,苹果联合创始人、马斯克、《花花公子》等纷纷响应删除Facebook行动。

    除此之外Facebook还面临潜在2万亿美元的世纪罚款。

    没错,就是2000000000000$, 美元

    这岂止是灭顶之灾,简直灭国之灾

    只是心疼听证会上惨遭拷问的小扎,这次简直是被剑桥分析坑成了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4-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js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