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13-16-1
【原文】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白话】叶公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感到欢悦,使远处的人愿意归附。”
【思考之一】叶公是谁?这件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如何?叶公问的到底是什么具体问题?
叶公,或说是“叶公子高”,姓沈,叫沈诸梁,字子高;或说叶公就是楚国大夫。叶,古音“社”。“叶”也读作shè。叶公是楚国叶邑的令尹。汉朝刘向《新序·杂事五》记:“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成语典故“叶公好龙”即出于此。或说,孔门弟子或再传弟子讥讽叶公不能用孔子,才编了这个故事。《论语》中也三次记载了叶公的故事。叶公是春秋时期楚国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本章所记是夫子周游列国来到楚国叶地时,叶公抓住机会向夫子请教为政之道。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当时的楚国虽然强大,但不在华夏文明圈之中,属于蛮夷之国。陈国和蔡国是中原的两个小诸侯国,他们的南面是楚国,东面是吴国,两个小国夹在两个强国之间非常难受。加上吴国支持蔡国,楚国支持陈国,彼此间战争不断。蔡国与楚国接壤,又与楚国敌对,所以楚国趁机吞并了蔡国的大片土地和民众,这些地盘和民众就交给了叶公管辖。如何管理这些土地和民众,叶公非常伤脑筋,所以他见到夫子时,就赶紧向夫子请教。夫子因材施教,告诉他为政之道,在得人心。你要让这些中原民众真心归附你,首先要善待这些民众,给他们创造一个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你的治理之下安居乐业。
【思考之二】“近说远来”的内涵是什么?
夫子在这里告诉叶公,“近者说,远者来”,如果这些民众在你的管理之下都生活得很快乐,说明你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远方的民众来投奔你。
《颜渊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治理国家,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老百姓还得信任信服你。《季氏篇》孔子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为政篇》中也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本篇樊迟请学稼时,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中庸》说“柔远人则四方归之。”《学记》云“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
为正就是从自身出发,不断地培养自己的仁德之心。让亲近你的人、你身边的人都很开心高兴,发自内心地喜欢跟你在一起。再加上上位的人热衷礼仪、爱好道义、讲究诚信,别说是你管辖范围里的百姓,就是远方的老百姓也会扶老携幼,背负着儿女千里迢迢争先恐后地前来投奔你了。
朱熹《集注》说:“被其泽则悦,闻其风则来。然必近者悦,而后远者来也。”让百姓得到楚国仁德的利益,百姓就欢喜,远方的百姓纷纷就会来归顺。所以首先要在近悦上下功夫,只有让近处的人欢悦,然后远方的人才会来的。宋儒张栻曰:“近者乐其泽,远者慕其风,此政之善也。然未有泽不及近而能使人慕之者也。”近处的人能享受到上位者带来的恩泽,远方的人向往追慕这里的风俗,说明这里是善正,社会风气好。这个世界上不会有近处的人享受不到恩泽,却能使远方的人归附他的。
说到底,还是要修身为本,修好自己的仁德,泽被百姓,自然近悦远来。
【思考之三】“近说远来”从哪里做起?举例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做的最成功的“近说”事情。
《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结束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这样就接近道了。“近说远来”也是如此。
“近说远来”从哪里做起呢?从近及远,“然必近者悦,而后远者来”。这个先后顺序,先得本国人民和谐安定,然后慢慢仁政普及到外面,你的邻国都能够感受到你的仁德之风,他才能归顺。《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给自己的妻子儿女作好榜样,然后推广到兄弟邻居,进而才能治理好一家一国。讲的就是从自己个人修身修德开始,然后小家庭,再到大家庭,最后才能到国家。
所以入手处就是从涵养自己的仁德入手,这是感召远近之人的根本。其途径是按照由近及远的次第做起,因为近的人不悦,远的人也不会愿意来。仁者爱人,一个具有仁德的人,既有真诚的利他心,又有利他的智慧能力,还有实实在在的利他行动,这样的人当然会令“近者悦,远者来”。从团队建设的层面看,对于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来说,跟随的人,不愿离开,在外面的人想回来,别处的人想来入伙投诚,这也是做到了近悦远来,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从平常人际交往的层面看,老朋友一直让他们高高兴兴,友谊地久天长,还没成为朋友的人让他们愿意来跟自己交往做朋友,于是朋友圈不断的扩大,这也是近悦远来。
因此,不论是在家庭中父母和儿女,还是老师和学生,或者是领导和下属相处,还是国家外交,当发现自己无法跟周围人愉快相处的时候,千万不要埋怨别人。我们要揽镜自照,看看别人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我是注重别人的感受呢,还是只顾自己。如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一开始看起来是很占便宜,但是时间久了会吃大亏,因为周围的人都知道你是这样的,没人喜欢这样的人,这时就会很孤单,很不快乐。
学习这一章,我们要真正能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自己的生命境界中开显出来,真正领略“近说远来”的那种壮丽、祥和的景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38970/51b5208380024d3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38970/5955aac3fb5f072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