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含蓄的。
或者严谨一点地说,含蓄是多数中国人的传统特征之一。
就像心地善良的人,喜欢做了好事不留名,同时又在心中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期盼,别人能从蛛丝马迹的线索中察觉到。
这应该是传统的教育和人的本性相交融的结果。
这种含蓄,放在中国的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上,更是突出。
当然,不包括像藏头诗、嵌字联之类,那些更应该说是玩技巧,与含蓄关联不大。
不过,我人学《诗经》时也会有难处,我们不能光是就文字表面去看,而应先用内心领悟体会方可得其真意。
不光是《诗经》,古往今来太多的文学作品,有着话外之音。话外之音又有两种:
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比如向秀的《思旧赋》;
一是真意藏在字里行间,读者自己去寻找。
毕竟“诗以言志,歌以咏怀,文以载道”,太直白了,缺意境,不好看。所不同的是形式和程度而已。
当然,有些是没想要藏着,一读就能知道。比如《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不知何许人也”,这是哄谁呢?陶老爷子之所以这么写,讲的是一种情趣。
有些是不方便直说,但只要读了就能心照不宣。比如《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都已经“杨家有女”了,就差把“汉皇”写成“唐皇”。
有些是写完后,怕别人不明白,自己再加个提醒。像填个词,然后附个小序。比如《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东坡明白地告诉大家,“千里共婵娟”,是在想兄弟,不是美人。别想歪。
有些作者是没写,但通过当时背景等一查证,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比如《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越是这么辩白,越是有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有些是身在官场,文绉绉的,含蓄点会让大家都有面子。比如《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都知道张籍这是在却聘。这样写的话,双方都不会尴尬,日后也好相见。
还有很多隐含更深的,就不一一啰嗦。
总之,这是一门艺术。
但我又想,是不是还可以看作是一种考验呢?
尤其是那些刻意隐藏的,就像是在玩大家一起猜猜猜的游戏。
都猜出来了,说明作者水平太差。
如果猜出的人不多。那么完全猜对的,就可以引为平生知己;猜得差不多的就是有共同语言,可以相交为友;猜错了的,那就一边呆着去吧。
很有趣的游戏。也有玩砸了的,就是都没猜出来。比如《诗经·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在“毛诗序”出现之前,这是一首无比缠绵的情诗。
但一句“刺忽也,不能与贤人共事,权臣擅命也”,毁了一切。
我打心眼里不认为是作者搞砸了。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藏着那么多心思的。
所以对毛诗序和它后来的拥趸们很是厌恶。
他们不仅仅是毁了无数美好的作品,更是起了一个很坏很坏的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