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已经掉队一个礼拜左右了。今天跟从情绪的信号灯,来找到自己的需求在哪里?
要如何学习,我为什么要学习?
我的需求是不想掉队,不想陷入到固有模式当中。我想从这个课程中探索到亲子教育,以及线上转型。
【我眼中的教育,是在我能够最终离开,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之前要做的事情。】
所以我的彼岸是,在这堂课中我要在我学会这两样事情之前做足够的行动去来让自己符合标准。
【无常乃真相,执着于不变是痛苦的根源。】【我们执着于什么,什么就困扰我们。】
我的模式在哪里?我的模式求固定不变,外在环境有变化时,我就会变得不适应,这种不确定性,带来不安全感,让我深感焦虑,启动心理防御机制。然而行动是我们连接世界的唯一方式。无常乃真相,执着于不变是痛苦的根源!
今天听船长的导读,听了不少于十遍,说实在的刚开始是实在没有听懂。不过第一感觉是船长的两段语音声音的感觉让我看到了忧忧和乐乐。然而对于现在的能量状态的我来说,悠悠好像,更能共情到我。
我设身处地的将自己纳入到船长设定的情境当中,想象自己就是裸考三季的船员,当时船长就是扮演一个学习促进者的身份。外在环境变化了,导致学习遇到开展困难时。船长真是透明的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看到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一个华丽丽的老师的身份去说教。这种真实透明让学生们感到了,从而变化就发生了。
让学生发生改变,依赖于学习促进者的态度-促进学习为特征。
1.学习促进者的真实性。
学习促进者是一个真实的人,做他自己,进入一段与学习的关系。促进者,与学习者进行私人化,一对一的接触,促进者与学习者是同在的。促进者能够体验自己的感受,成为自己的感受并与这些感受交流。
2.奖赏,接纳,信任。
促进见对学习者的奖赏或接纳,是其在作为人类个体能力方面的基本信任和自信的操作性表达。促进者接纳学习者的迟疑,回避,是探索探索路上的偶尔不回避性,成就感。相信这个人在本质上值得信任。
3.共情理解。
“终于有人理解了我的感受和看法。而不想分析和评判我,现在我我可以成长和学习了。”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通过他们的眼睛来看世界的态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理解的态度作出回应,作用是巨大的。
4.对以上态度的感知。
是以非评判的方式奖赏学生,这唤醒了最深层次上的不信任。
是真诚热情的去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人世界,让学生感知到他们之前的认知是错的。
共情反应是所有的首要因素。
去掉师的角色,用真实的自己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这种不同是基本条件,决定了学习是否有利于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今天跟班班通了电话,说实在的班班,在电话里面的话语很犀利。一改之前温暖的形象。有一种给我当头棒喝的感觉,让我不得不自己,自主成长!
现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浮现这样的一个画面。从下往上穿透一层密封的铁盖,一个人缓缓站起。我好像看到了自己非要战战兢兢探索的样子,成为一个完整人的起点。
没有设定方向,要靠自己去去导航!
学习的彼岸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