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考
时隔多年,已进入中年的沁雨依然清晰地记得决定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分岔口的高考情景。
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高考还是7月7-9日,那年的7月初已非常炎热,知了在柳树上“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初升的太阳明晃晃地照着通往考场的那条柏油路,马路旁的梧桐树枝繁叶茂,成了人们天然的避荫伞。
沁雨的考场设在一所初中,离家相对较远,但县城不大,也不过十来分钟的路程。她手上拿着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面装着文具和准考证,在妈妈的陪伴下慢慢地向考点走去。其实妈妈也不是专程送她,只是去上班,正好顺路一起走。
县城不大,一路走着,总能碰到几个熟人,他们或者拎着菜篮子买菜回来,或者在街边的小店里吃早餐,或者去上班,他们热情地与沁雨母女俩打着招呼,如果不是要送考,好人缘的妈妈估计会停下来和他们寒暄几句。
对于高考,沁雨并不是特别紧张,因为平时的成绩不错。
当然,她不紧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时离大学扩招还有几年,大学依然被喻为“象牙塔”,高考录取率比较低,典型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进入大学的学生不超过30%。
因此,虽然竞争激烈,但考不上大学并不算多么丢人的事,而且也不是无路可走,大不了背个包去南方打工,至少养活自己不成问题。沁雨很多小学和初中同学便走了这条路,看起来也并不是很糟糕。
那时的高考仿佛只与考生有关,没有警车开道,也没有横幅,更没有穿旗袍的妈妈和老师们。
相比于现在的高考架势,沁雨总觉得难以理解,什么时候高考成了一项如此兴师动众的公共事件了?
考点外的父母们脸上也难看出焦虑,沁雨的妈妈陪她走到考场交代她考试答题时要细心就回去上班了。
进入考场,沁雨看到几个自己的同学,大家相视而笑,算是给彼此鼓鼓劲,然后各自开始做准备,只等铃声响起监考老师发试卷了。
第一场是语文,开考前的几分钟,沁雨不再环顾周围,她深深吸了几口气,将精力集中到即将开考的学科上,将重要的知识点在头脑中放电影般过一遍。虽然不一定有用,但打发这短暂而又显得有些漫长的几分钟还是管用的。
考卷发下来,沁雨写完考号、姓名等便习惯性地翻到最后看看作文的题目,这样可以一边做题一边思考构思作文。
沁雨如今早已记不起考试的具体内容以及难度了,只记得写完作文还没到交卷时间,她仔细检查了试卷便等着交卷。
走出考场,校门口的家长已不如早上那么多了,沁雨的妈妈也没有来接她,看到自己的同学,她便和顺路的同学一起走。同学们之间有个默契,考完不讨论考题答案,考完一门脑子就清空一门,转向下一门,这样大家都比较轻松。
沁雨回到家,妈妈已经做好午饭,大家也都没怎么谈论考试,也许是怕增加她的心理负担吧。吃完饭,沁雨躺在床上午睡,思绪却乱飞,她对上午的语文进行了简单地复盘,感觉应该不会太差。想着想着,她慢慢进入了梦乡。
半个小时后闹钟“叮铃”响起,家里只剩沁雨了,她起身洗把脸,拿起文具袋便出发去考场。沁雨学的文科,接下来两天考英语、数学、历史和政治。英语和数学是沁雨的强项,也是拉分科目,如果发挥正常,考一所理想的大学应该不成问题。
但万一呢,沁雨死劲将这个念头从脑海里除去不想,告诉自己往前走,尽力了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