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句话,你如何定义一件事情,决定你如何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其实这句话的意思说得还是认知,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而已。从广义上来分析,这句话是无比正确的,无可反驳的,从行动上来分析,这句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绝大多数时候,定义在行动展开过程中会不断迭代,行动之前的定义不可能太明确,甚至是束缚,行动之后的定义就是马后炮。
除非你是搞学术搞理论的,或者事后总结先进经验的时候,定义才显得很重要。行动之前,能把自己定位搞清楚,就很可以了。
比如新冠,我们取得了重大胜利,那是事后定义,但事前谁能想到胜利来得这突然呢?也许多年之后定义又有变化呢。比如中国股市,有很多高大上的定义,但是当初人家的定位可是为了给国企输血融资解困的,从来不是为了给股民分红的,主要形式是以少控多,所以不在核心圈的,都是被收割的对象。比如长征,一开始就是保命要紧,哪有时间想定义的事,后来我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才总结了很多定义,很多意义,很多精神。再比如,荷马史诗里没有“蓝色”这个词,形容海都是用“暗酒红色”表达,但并不影响这部作品的地位。所以一个概念或定义其实没有多么重要,只是叙述时有点用,但在行动中则不需要,实干家不需要定义一些概念也明白怎么干,对吧?
为什么需要一个精确、必要、无歧义的定义呢?我觉得那是行动之后的事,行动之前需要的是一个确定的原因(一个就够了),然后是完备的行动方案,做好过程中的控制协调,就可以了。“如果你还活着,你在内心深处就会喜欢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和混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