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属虎的,可我喜欢吃肉。不光是肉的口感好,吃起来顺口,还因为肉类很有营养。营养专家说,肉类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是人体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不管是红肉禽肉,还是海鲜水产,都含有丰富的磷钾铁和其他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所以,人们这才七个碟子八个碗,鸡鸭鱼肉全装满。 有谁愿意像苦行僧那样,粗茶淡饭清汤寡水的过一辈子。虽然吃饭的人不一定全都吃肉,但是把肉当饭吃的人绝非就我一个。特别是酒席宴上,哪一个不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几个讲究养生大碗吃饭的?虽然说五谷杂粮是老百姓的命,可一见了肉,许多人命就不要了……
在人们兴高采烈大块朵颐的时候,我想给食肉者,也包括我自己在内泼点冷水。鸡鸭鱼肉虽然好吃,可也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营养学家说,肉中除了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含量很高,但是也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嘌呤碱。而这类物质在人体内代谢会产生尿酸。吃肉太多尿酸就会积聚。大量积聚的尿酸会破坏肾单位毛细管的渗透性。并引起痛风,骨发育不良等疾病。特别是猪肉。虽然人们常说“诸肉没有猪肉香”,但古人说“猪肉性寒,属阴”。不光不适于补益身体,相反的说,多食猪肉反而伤害身体。除了升高血压,血脂和增大血液粘稠度,古人还说:“猪肉闭血脉,弱筋骨,虚人不可食”。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凡肉皆补,唯猪肉无补。”医学家孙思邈也说,猪肉“久食会使人子少,发宿疾”。难怪许多富贵人家人丁不旺,甚至不孕不育。
除了古人的论述,最新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过量的食用红肉会降低机体免疫反应性的敏感度,从而降低人们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红肉虽然好吃,但是需要耗费人的大量气血才能把它消化。难怪有个打工者疑惑不解的对我说,“肉这么好吃为啥越吃越没劲儿,越吃越不想干活”……
综上所述,肉食者还是适可而止为好,再不要无肉不欢,无肉不食,甚至把肉当饭吃了。对多数人而言,肉类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但每天吃多少才算合适呢?研究人员说,未成年人每天用量应控制在100~150克左右。成年人食用量不应高于这个标准。即便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每天也不能超220克肉食。对老年人而言,每天最多食用110克。多了有百害而无一利。
有人问,为了健康不吃肉行不行?营养专家说:“行”。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肉不是唯一的营养品。从氨基酸成分看,用鸡蛋牛奶和其他蛋白质如豆类制品等代替肉类,人们照样不会缺乏营养。不一定非要用吃肉来补充营养。当然,对肉食者而言。肉不可不吃,但绝不能把肉当饭吃。饭也不能多吃,但可以把饭当肉吃。细嚼慢咽,仔细品尝,既不满口流油又不伤害身体,何乐而不为呢?大家说对不对?
2022.6.21于银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