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4天:给孩子更好的

84天:给孩子更好的

作者: 樊登读书肖润艳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23:58 被阅读0次

        今天在彦彦老师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专访PISA首席分析师:数据告诉我,中国教育出了这些问题》,感触颇深。

        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计划),这项由OECD(世界经合组织)2000年发起的,每三年一次的国际测试和结果报告,都会在全球范围备受关注。每个参与PISA测试的国家与地区,都会抽取当地4500到10000名初三与高一为主的15周岁学生,作为评估对象。目前为止,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PISA测试。在上一轮2015年的测试结果中,新加坡第一,日本名列第二,由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组成的中国部分地区联合体(B-S-J-G,China)总分位居第十。

        中国学生(B-S-J-G,China)的PISA成绩一直在大幅倒退,从2009年、2012年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到2015年的排名第十。从分学科来看,阅读刚过平均线,我们引以为傲的数学成绩也一般。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看看池田京给我们一些有意思的数据结果。

        一、中国几乎是校外学习时间最长的国家,学习效率却相当低。这恐怕要“归功”于中国家长高涨的报班热情,和热衷于让孩子超前学习的竞争焦虑。从PISA这一最有说服力的测试结果中,孩子的多余学习时间,可能“恶补”了很多知识性东西,但是并没有转换成学业综合能力。

        因为PISA测评,是超出知识考察范围,真正测评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比如在数学科目的测试中,它所测试的是数学素养,而不是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在于他能否灵活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是否具备逻辑推理和提出论点的能力,这才是当今世界越来越重要的技能。

        同样,在阅读方面,考查的是学生提取、思考阅读文本,从字里行间进行基本的判断。尤其在今天数字化信息的浪潮里,辨别信息的真伪,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所以PISA阅读测试中,会尤其考察学生的审辩式阅读能力。

        二、中国学生的合作解决能力差。在这一测试中发现,虽然中国和韩国学生在科学成绩上大致相同,但是在合作解决能力上,我们却比韩国低了50分左右,只处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三、成绩越优秀,越不想当老师。对教育的长远发展不利。

        四、贫富差距的影响大,教育公平问题严重。经济状况最好的那10%的中国学生,成绩非常高,甚至高过了新加坡、日本等国的学生成绩。然而,不同经济状况下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却很大。

        看完这篇文章,我越发能感受到自己做的半间教室的价值和意义,使命感油然而生。半间教室就是要让孩子能想学,爱学,并科学学习,用兴趣为孩子进行学科启蒙,用科学的预习+高效的课堂学习代替课后的恶补。并且把一线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到二三四线城市孩子的身边,缩小教育资源的地域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4天:给孩子更好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ac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