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一个新词,叫反向春运,意思是和以往的春运不同,不再是年轻的游子过年往家乡敢而变成了老家的父母赶往异地,在子女的新家里共度春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以下几个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买票难,无论是火车还是飞机,最后几天都会出现有钱都买不到票的现象。但凡是需要赶春运的人大都是坚守到最后的打工者,大部分公司不会因为员工离家远就让大家提前放假,通常是按照国家法定的放假日期给员工。而如果让父母从老家赶来工作地过年,时间上就灵活很多,可以让老人在春运高峰期之前出发,早早抵达后住一段时间。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已经离乡多年,在异地买了房子结婚生子。这种事实上的定居让他们对所在城市有了归属感,尤其是他们的孩子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回老家过年虽然合情合理但是碍于工作忙碌,一家人赶回老家所费时间和金钱要比请父母进城过年所费多得多。在外地有房子是反向春运发生的物质条件,没有房子就没有归属感,自然而然得就回老家过年了。
另外计划生育带来的成果就是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独生子女的父母因为就一个孩子在哪里过年都行,毕竟过年的目的是为了团聚,至于在哪里团聚就成了次要的事儿了。试想放在几十年前,每对夫妻有四五个甚至更多的孩子,如果老两口抛下老家的房子和其他子女跑进城里和其中一个儿子过年,其他子女会怎么说,邻居们会怎么议论。尤其是在乡土观念和祭祖意识严重的农村地区,反向春运会被当做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儿。
虽然我们有种种理由来解释反向春运出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反向春运对老年人未必都是件乐事,说到底也只是为了方便了子女们的生活。过年还是要在自己的老家,在熟悉的人文环境里才会更有年味。而城市里往往会出于环保目的而禁止放烟花爆竹,这就让习惯了热闹的老人们难以忍受。而且住楼房的人不喜欢串门,过年的时候也不过是全家人一起看看电视,晚辈们则沉迷于手机和电脑而忽略了和老人的交流。
要知道老年人往往安土重迁,让他们抛下自己熟悉的邻居和亲朋,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城市里过年,即便是在自家儿女的房子里也难免会有种身在异乡为异客的乡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