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都不是完美的。你不需要一开始就要求自己做到完美,一方面这很难实现,另一方面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你看到的那些大牛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厉害,是通过不断尝试不断前进,失败总结反思,再去践行的。而每当他们变成成功人士的时候,却往往希望别人忘掉他们曾经的失败经历,于是就在不断强调智商的强大,能力的优秀,希望别人看到的就是天生很牛的自己。这也许是人的天性。
什么对我们来说更重要
对我们更重要的是进步,保持开放的发展心态,即growing mindset。
什么是进步:尝试不了解的东西,通过尝试的结果,进行总结反思,再准备下一次的尝试,像这样重复往返,这就是进步的本质逻辑。
每一个环节都相当重要,但我们往往忽略了遇到问题的诊断以及确定方案的过程。
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总是在强调排名、结果,却忘了获得结果之后的反思以及下一步措施才是对我们更重要的事。或者是面对失败我们往往会希望自己尽快忘掉,希望没有发生过,结果因为没有反思原因,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往往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失败后反思再去践行才是更重要的,在这里没有要求下一步方案必须百分之百正确,只要有改进尝试,校准反思再尝试就足够了。其实成功就是重复做一件正确的事。但是我们往往会把视角转换成从外在评价自我以及向外与他人比较,从而阻碍了进步产生。
从外在评价自我
我们参与事件其中,应该始终把自己放在参与者视角中,潜心于如何解决如何向前一步,而不是跳到评论者视角上去评判自己的好坏,从第三者的角度对自己的行为评论优劣,这种视角转换对自我成长弊大于利。因为一旦你跳入评论者视角,那你关注的重点便不在是如何解决眼下的问题,而是评判自己的优劣得失,也就是说进入了一种评估自己是好还是坏的固定思维。好坏永远不是固定的,好坏只是人生发展路径中的一个截图,每个人对自我的认知都是流动的,既然自我的评价是不断变化的,那么一时的对自我的评价又怎么会很重要呢?你只需要把一时的结果当做你解决方案方向正误的参考,仅此而已。
向外和他人比较
和他人比较,就如同把头抬起来看看其他人做的怎么样,但是与他人比较对自己毫无意义,别人再好再优秀,再慢再差都和你无关,你们的发展路径本就是分离的。解决问题,发生改变,只有从自我开始着手解决,去开始内化转变,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他人比较并不会帮助你解决问题,不会帮助你内化,这个行为仅仅是浪费你的精力和时间。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教育是多么的失败,我们一直在把精力放在对我们无用的事情上,年纪排名,班级排名。
既然从理性角度思考来看,一时的好坏对我们不重要,那么我们发生内化转变的最大的阻力,就是自我内心的情感阻力了。
情感阻力是什么
Ray Dalio提到:选择权永远在人们自己手中,我们最大的障碍,就是感性的阻碍。
一直在想这个阻碍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可以理解为两方面:认定自己就是这样了于是放弃改变;不想看到自己失败的样子于是放弃尝试。
一时失败放弃改变的情感阻力,因为自我认定我就是这样,好不了了,智商就是这样了,尝试也没有用,于是选择放弃,但是很多事情和智商的联系不是很大,比如语言学习,比如程序开发,更多的依赖的是实践,练习,以及理性的思考。而理性的思考也是可以通过练习习得的。既然和智商相关性不大,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我们一直固执坚守的其实是错的,是本能脑阻碍我们的,是情感脑想让我们错误相信的,不是理性的,总结来说不是正确的想法。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情感上的想法是进化不完全的劣性表现。
下一步做什么
基于上述理论。既然理性来讲一时的好坏不重要,感性上坚守的也不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相信本能反映,调用理性思维,抓住一切机会,去尝试,去总结,去反思,去准备下一次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