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阿姨说:“啊,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难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之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出名要趁早,能越早赚取第一桶金越好。
阶级的固化,跟层次的差别,带来的不是一点点的改变,是很大的影响。
放在以前,我说什么面包会有的,爱情会有的,我会相信。
但现在基本不可能了,年龄越大,成本越大,越不会放肆,反而更多的约束。
成年轻,成单身,好好赚钱是重点。
“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是当年很火的一句鸡汤,戳中无数人的心。
说这话的是高晓松,当年我也用过这句话,感觉很文艺范。
这正式高晓松的文艺范,他确实有资本说出这句话。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头衔是很多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也是不可能去触碰的。
早就不为生活奔波的人,财务自由,思想自由,是很有底气说出这句“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当年上大专的时候,教我们专业课的老师是聘请的外销名师,还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名校。
我有时候,很好奇,就想,老师人这么厉害,很有才,上课出勤率相当高,我们学校是怎么样把她请来上课的。
有一次,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还没有到上课的时间,也不知道那天是不是教师抽查日,有个年轻的女老师,进教室,检查他的备课以及课件。
不知道这个女老师是新来的,还是不了解情况,上来一问,就被我们老师说了一句: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书,还没碰到说要备课的,我的课件就在我的脑海里。
最后那女老师一脸尴尬的走了,其实我们老师是有课件的,但她基本不按课件来讲课,每次都是从身边新鲜的列子来插进课堂中,让我们能更好的理解跟吸收专业知识。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交谈的,当时看到那个女老师走出教室的时候,我还跟我同学室友讨论过这件事,我们一直的结论就是:“牛逼的人,她有资本这样。”
所以,你发现没,做很多事情都是有前提的,有条件的。
如果能选择平淡日子,我为什么要去折腾?
如果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我为什么要去创业?
如果能选择钱多事少,离家近,我为什么要去北上广深?
如果,太多的如果。
而很多人有很多选择,却不知道怎么选,最终都平平庸庸,逃离不出自己讨厌但又不改改变的世界里。
而有些人注定是没有选择,硬着头皮上,我参加过的一些线上课,里面哟很多草根逆袭的。
当再回头聊的时候,发现都是不得不上阵,不得不去折腾,都是从苦逼到现在的有点路数,没得选择。
今天还看了一个大咖,粥左罗,一个90 后的山东爷们,从一手的乱牌,到现在拼命抓住每一个机会,变成一波人心中的牛逼人士。
我很喜欢他的那句:“对的那条路,从来都很苦,但真正牛逼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社会很现实很残酷,只有对自己狠的人,才能被证社会温柔以待,所有的牛逼,都是靠苦逼换来的。你不对自己残忍,社会就是对你残忍。”
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体力,精力。
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多把时间花在投资自己的大脑,多看看书,多走出去交流交流,多看看牛人的世界。
找到你所感兴趣的人和事,对标,死磕,模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