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遮远山,晨霭笼寒树。初冬时节,天寒地冷,教室里,却洋溢一片春色。一年级的课堂上,我们听到了拔节的声音,花开的动静。冯老师和刘老师,精心准备,悉心上课。两节课都是生命在场的教育,两位老师都饱含热情地陪伴学生,教师的热情让知识变得丰富,富有色彩与意味。
小学低年级教学是以词的教学为主,词语是孩子们认识这个世界,表达这个世界的基本单位,可以说,如果学生能学到一个个活泼泼的词语,才能感受到一个富有生机的世界,才能在脑袋中生动思考这个世界,才能富有情味的表达这个世界。
词语,应该从大自然中来。两位老师都恰当的借助多媒体,让词语与图像、色彩紧密结合,借助于图片,搭建起了生活与词语意义之间的桥梁,这是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必经之路。
这样学习的词语,由于带着自然的气息,他们进入孩子们思维之后,不是干枯的落叶,而是欲飞放歌的小鸟,孩子们用他们来描述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亲切。所以,在语言文字的运用环节,两位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的时候,孩子们都说富有生活情趣。此处,如果老师能在开拓一下说话的范围,不要过早的限制学生的表达范围和表达方式,学生的表现将会更加精彩。“不做无用功” “考什么教什么”的理念愈来愈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反思,教育与考试的关系,杜威认为教育即是成长,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应该与成长有关,而不仅仅是和成绩有关吧?
营造局部的春天,在这初冬的季节说出,更带有一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期盼与守望的意味。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感受自我实现的惊喜,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成长的乐趣,我们需要在课堂中全力以赴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命状态,让成长自然发生,让生命愈加绚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