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筏子,作为西北独有的渡河运输工具,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古代所说的河,一般而言都是指黄河,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得天独厚从金城兰州穿城而过,赠送兰州最美南北滨河路的同时,天然的黄河屏障也激发了老祖先的智慧,再因地制宜的利用黄河沿岸畜牧业发达、牛羊众多的优势,客观上为制作皮筏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羊皮筏子就应运而生了。
“杀死一只羊,剥下一张皮,捂掉一身毛,刷上一层油,吹上一口气,晒它一个月,绑成一排排,漂它几十年,逍遥似神仙”,这个顺口溜简单说明了羊皮筏子的制作工艺,羊皮筏子,最关键的是皮筏,皮筏必须完整的一张剥落下来,用嘴吹气,呼出的二氧化碳充满其中,目的是增加羊皮的耐用性。
皮筏又分为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最初是用牛皮胎水运,将牛皮袋捆在木排下制成皮筏,发展到后来,由于羊皮材料多,制作简单,轻便,易充气等特点,逐渐后来居上,故名羊皮筏子。几十张甚至上百张羊皮捆在一起,承载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可以用来运载货物, 兰州当地流传“羊皮筏子赛军舰”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的疯狂侵略,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迁往重庆,重庆沦为战争时的陪都,而当地的石油资源不足于满足对日做战的需要,路上交通运输线又被封锁,羊皮筏子又一次发挥了作用,只不过这次把充气羊皮的二氧化碳换成了石油,运输工具本身就是运油的器具,这样突发奇想,沿水而行,顺流而下,安全,快速到达目的地,为抗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留下了羊皮筏子赛军舰的佳话。
不过羊皮筏子由于是利用水力的特点,所以只可顺流而下,逆流而上难度比较大,皮筏子的掌舵者叫艄公,滑羊皮筏子也是相当辛苦的,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传承这项工作,现在羊皮筏子的艄公也越来越少了,为了保护这种文化资源,让更多的人看到老祖先的智慧,2006年羊皮筏子被省文化厅正式确定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您有机会来兰州,一定不要错过,请入乡随俗,体验“吹羊皮,过黄河”的爽快淋漓吧!
网友评论